第二二四章 胆大包天的李亭(1 / 2)

对清军,拥有强大骑兵的清军,实施大包围,上一次这样作战的还是二十多年前的萨尔浒之战。

当时明军20万大军分四路对清军实施大包围,准备将六万后金军一举歼灭。

清军则是以“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打破明军的围攻。

此战,清军只有数百受伤,明军则伤亡惨重,大败而回。从此之后,再也难以阻挡后金的崛起之势。

从此,从辽东到辽西,明军再也难以安宁。

所以李亭修大凌河城,多尔衮率8万清军攻城,祖大寿等人一直冷眼旁观。可李亭出了大凌河城,张开大网,做出要将清军一网打尽之势,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除了李亭,谁还敢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事?”祖大寿叹口气,点指着地图上小凌河,冲着一旁围观的将领道:

“李亭此举,首先会让松山、杏山等地陷入危急。最后他新修的大凌河城也难保。他修城固然很快,靠着城池,靠着他南洋带来的铳炮,他对清军一度占优。可是,他忘了,他是靠着城池,才有此优势。

若他一旦离开大凌河城,可是什么优势都没有了。清军骑兵,必然绕道迂回他大军之后,纵使他有铳炮之优,面对清军铺天盖地,又如滔天洪水一般过来的骑兵,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会陷入到清军骑兵的重重剿杀之中。”

吴三桂和刘周智还有屋内众将领,一脸忧色的看着地图,纷纷点头同意祖大寿之分析。

更可怕的是,到时候,松山杏山甚至锦州将再次面临重重的危机之中。

“李亭明明留在大凌河城内,就能牵制几万清兵,他为何非要出来呢?”杏山总兵刘周智有些诧异,又有些不解的问道。

其余将领也是一脸的疑惑。

“你们是不了解李亭这个人啊。”祖大寿摇了摇头,“李亭此人年轻气盛,在南洋连连胜过西洋之国。手里有些西洋兵器,心中骄横异常。他曾经跟三桂说过,‘他到那里,就只有他威胁别人的份’,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就连清兵他是压根没放在眼里。

他修大凌河城,我曾劝诫过他。他狂妄自大,压根不听老夫之话。”

说到这里,祖大寿顿了一顿,叹口气道,“不得不承认,李亭却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才,就连老夫也没想到他半个月竟能将城池大致修好,更没想到,他在城内已经两胜清军。”

虽上了年纪,祖大寿的眼光中闪烁出一丝明亮的色彩,显然他为李亭前面之举十分欣赏。

“不过”,紧接着,他骤然高声道,“越是如此,越增加他的骄横之心,让他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如今竟胆大到区区几千兵力,竟要将清兵整个包围在大凌河与小凌河之间。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哎……如此大的地域,处处分兵,岂不是处处无兵吗?清军骑兵随便那里打,必然一打就一个缺口。”

“老天爷啊,这个李亭果然是胆大包天,区区几千兵力,竟敢出城包围清军五六万人马。”

刘周智终于理解李亭的作为,实在是胆大到可怕的地步。

他接着说道,“当年萨尔浒之战,我们整个明军20万,尚难围住五六万后金兵。看来李亭的兵败就在眼前了。”

“李亭在大凌河城,清军尚且难以顾及我们。只怕李亭兵败,紧接着,就是我们松山杏山了。”

吴三桂一脸忧色的说道。

“李亭一败,紧接着就是松山杏山等地有麻烦,你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好在李亭前些日子,全部将粮食运进城内。现在我们有两年的粮食。我们只要做好守城之事,就是清军也无可奈何。我要你们前来,正是要告诫你们不可犯李亭的错误。”

祖大寿一脸凝重的告诫道。

“是!”所有将领严肃的躬身施礼,接受祖大寿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