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祖大寿的警告(1 / 2)

曹变蛟看的目瞪口呆,叹口气,心中暗道:实力大到一定程度,敌人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了,哪里还什么骄兵不骄兵的。

想想以前,很多人提到这些鞑子,提到辫子兵,吓的也是如此,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只是今天,他亲眼目睹了李亭之铁拳军的厉害,硬是吓的这些辫子兵仓皇而逃,不战自溃。

实力,终究是实力才是战场的决定因素啊。

最后甚至敌人连一战的勇气都不会有了。

曹变蛟这才知道刚才自己错到那里去了,他心中强大的清兵,在李亭眼中,也不过一群不堪一战之人。

故而他才敢有勇气帮着这些人抢地盘。

“战场之上,永远不要做他的敌人。”他心中暗暗叹道。

这时,他鼓足勇气,迈步来到李亭面前,躬身施礼道:“侯爷,在下错了,是在下实在小看了铁拳军的威力了。不过,我还有些话想跟侯爷说一下。”

说着话,一脸恭敬诚恳的样子。

李亭笑着点点头,曹变蛟还是不错的人,一直也是他欣赏的,这点小事当然两人都不会介怀。

说着两人坐下闲谈。

曹变蛟提起一些他在陕西剿匪一些事,相比那些流寇,曹变蛟的战力其实也是强的一塌糊涂。

贼寇都是没饭吃的百姓,只要饿着肚子,他们就有着无穷无尽的兵源,就是你能打再多的胜仗,也是没有用。有时候,剿匪剿匪,剿到最后,是越剿匪越多。

他其实就是提醒李亭,剿匪毕竟不同跟清军作战,纵使战力再强,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的。

李亭很感谢曹变蛟的提醒,他其实也明白,跟流寇作战,主要不在于战力。大多官军跟清军打几乎毫无战力,但是打流寇其实轻松的很。

但是要想彻底消灭流寇,却是千难万难。因为这个病根不在于他们能不能打,而在于百姓要能吃饱肚子。

还有一点,贼寇还有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们飘忽不定,今日这里,明日那里,永远没有确定的地方。

曹变蛟并不知道,李亭的本事可不仅仅在战场上,让百姓吃饱肚子他一样有办法!

另外,李亭已经从清军俘获的战马中挑出7000匹,组建一支3000人的骑兵。你再飘忽不定,在大平原的战场上,我能让你逃无可逃,呵呵。

……

在两人闲聊期间,祖大寿又请示过李亭,跟洪承畴打过招呼,连夜从锦州派兵,举着李亭的铁拳军大旗,想着周边200里内的清军城池进发。

他们要一举辽西一带领土收复。

三天后,果然大获成功,清军大举撤退,明军大举前进,一直到辽河一带,完全成了明朝实际控制。

这跟李亭的铁拳军威力有关,更是清军在如此态势下不得不战略收缩,所以,几乎没打什么仗,这些地盘都再次抢回来。

洪承畴虽恼火基本是祖大寿的手下的功劳,不过他这名义上的领导,当然也是有功劳的,立即再向北京八百里加急报捷。

这一下,整个大明朝都轰动了,因为虽说都是打着铁拳军去拿下的这些地盘,可是李亭只是帮忙而已。

无论捷报中,还是朝廷明发各地的邸报,上面都是祖大寿吴三桂等如何如何,也没有提及李亭和铁拳军任何事。

在这次行动中,吴三桂曾经一天连下五城,被誉为当代名将,一时风头无两,甚至超过了以前李亭的名声。

李亭哭笑不得,他真正改变了这个时代,吴三桂这个历史上的汉奸,如今越发朝着大英雄的步子迈进。

当然洪承畴也是一样,他的蓟辽总督在别人看起来也是立下了不起的功勋。

……

七月初九,李亭大凌河城一切事宜忙碌完毕,带着带着队伍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