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一个都不能少(1 / 3)

七月二十八,李亭在开封紫禁城杀30位郡王,彻底降服周王府。

开封为之震撼。河南为之震动。

周王府一系宗室降服,对于李亭来说,这只是开始。

整个河南大地,可不仅仅是周王这一系宗室,吸血百姓的赵王、郑王、潞王、福王、唐王等等所有宗室,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百姓还在大批的饿死,那群宗室还在花天酒地,他们每多消耗一天,就是百姓灾难苦重一天。

八月初一,李亭大军骑兵1000,1000人的车队,上面有20门炮,其余全是枪兵,已经在安远门集结。前两天,高鹏、郑云九各带500兵到汝州崇王府,和洛阳福王那里。不是攻城,只是监视着不让他们跑而已。

本来大队前天就该出发,只是出了点意外,那就是,开封城内官员几乎全部罢工。

说来好笑,杀了30名郡王之后,最有意见的宗室一句话也不敢说,但是这些官员不干了。

李先凤、高名衡带着一众官员来到总兵府前如同抗议般大骂李亭不忠明朝。

李亭当然不会杀他们,他们想在这里留下大明的忠臣之名,门都没有。

他当即发话,愿意留的继续当官,愿意走的,他不强留。他明白告诉所有官员,我不会是大明的忠臣,更不会是任何宗室的奴仆。

至于杀郡王,是他们罪有应得,废除宗室一切供养,只是为了让更多百姓存活下来。

双方争吵一番,各自宣布自己获胜。李先凤高名衡等一众大官,纷纷离开开封。

就连李亭请来的朋友史可法,也留下一封措辞激烈的书信,回北京去了。

其实李亭倒是有所准备,他早就让陈秀才开始熟悉政务,就是随时接管一切自己的地盘。要想让所有读书人跟自己一起造反,是有点异想天开,除非大势已成,他们才会来。

但是,读书人甚多,想做官的更是多如牛毛,只要大局不乱,百姓能够更多的存活,对于李亭,这第一步就算安定下来。

又忙和两天,陈秀才完全接手政务,他毕竟是读书人,又在陈州替李亭管过很长一段时间陈州团练。

如今钱粮不缺,只要认真做事,很快就能稳定下来。

中午时分,队伍已经过了黄河。

张凯带着骑兵作为先锋官,直扑彰德府。

李亭带着1000步兵,趁着马车,浩浩荡荡过封丘,过滑县,一路朝彰德府而去。

秋风送爽,落叶飘飞,大道之上,烟尘滚滚,李亭之车队犹如一道长龙,在往北的大地上急速狂奔。

前面早有张凯之骑兵开道,一路之上畅通无阻,八月初三,队伍兵临彰德城下。

李亭到彰德,骑兵留下200准备随时追逃敌军,剩下之800骑兵,兵分两路,一路去怀庆府,一路去卫辉府,分别去监视郑王府和潞王府,让他们难以逃脱。

李亭还是那个原则,所有的王府,都要清算,有罪者杀之,没罪者留下一命,但是王府和田产需要全部没收。

天高云淡,秋风轻抚。

此刻李亭一脸轻松站立在南城护城河畔,彰德府高达两丈二的城墙之上,旗帜正随着轻风摆动。

旗帜之下,一队队官军正惊恐不安的望着城下,一声声叫嚷中,他们举起铳,拿起弓箭准备着守城事宜。

李亭摇摇头:自己这总兵,竟还要再打一遍自己该管的地盘,真是可悲。

不过,不打一下,谁知道自己的厉害呢?

在李亭身旁,20门大炮正在一字排开,对准前方的城头。旁边士兵手持枪械已经准备完毕,在他们后边,还有200人正准备抬着木板准备搭建浮桥之事。

这时,各项准备就绪,李亭一挥手。

“咚咚咚!”

连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