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阳相见(2 / 3)

汉天子 六道 7141 字 2020-10-11

邓奉之所以能善待朱祐,赵熹可谓是功不可没。

赵熹是更始旧臣,刘玄活着的时候,他在朝中任中郎将之职。

当年跟随刘秀打昆阳之战,便有赵熹一个,只不过当时赵熹还很年轻,不满二十岁,官职也低。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赤眉军攻陷长安,赵熹及好友、属下数十人遭到赤眉军的追捕,逃亡的路上,他的好友韩仲伯要把妻子丢下。

韩仲伯的夫人年轻漂亮,一旦在路上遭遇到赤眉军,肯定遭殃,关键是还会牵连到自己的头上,与其被漂亮的妻子连累,不如先把她丢在半路上。

赵熹见状,把韩仲伯大骂了一顿,然后在地上抓了两把泥土,糊在韩夫人脸上,并让她坐在小车上装病,他亲自推车赶路。

就这样,韩夫人才算是逃过一劫。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逃亡中的刘氏宗亲及其家眷,看到许多宗亲都是光着脚,穿单衣,狼狈不堪,赵熹心中感叹,随即把他们携带的布匹、干粮、钱财,统统拿出来分给了这些刘氏宗亲,并一路护送他们回到南阳。

赵熹此举,等于是救了这些宗亲们一命,宗亲们自然对他感恩戴德。

要知道这些刘氏宗亲,后来基本都去了洛阳,投奔了刘秀,其中既有人封王,又有人封侯,而当年赵熹的善举,无疑为他在刘秀这边建立了深厚人脉关系。

而且赵熹的人脉关系,可是皇室宗亲的人脉,这个人脉关系太硬了。

大臣可以倒台,但皇族宗亲只要不做出谋反之举,便很难倒台,朝廷的三公九卿可以随时换人来做,但皇族宗亲的王侯之位,却很难被人替换。

后来赵熹能平步青云,甚至得罪了刘秀的叔父刘良都可以安然无恙,基础就是从这里打下的。

赵熹和邓奉的关系特别好,两人年纪相仿,同是南阳人,皆为才华出众的后起之秀,自然是惺惺相惜,关系也比旁人更亲近一些。

只不过赵熹十分不满邓奉谋反之事,多次出言劝阻,但邓奉都没听。

这次朱祐被擒,赵熹再次劝说邓奉,最好是把朱祐放了,即便不放,也不可难为朱祐。

你们当年都是一同在舂陵起兵反莽的袍泽兄弟,倘若你不能善待朱祐,便显得太薄情寡义,会大失人心。

邓奉对于赵熹的建议还是很重视的,听了赵熹的这番话,他果然没有羞辱朱祐,只是把他关押了起来。

此时,邓紫君把朱祐在己方这边的情况,大致向严光讲述了一遍。

严光听后,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是落下了大半。

只要朱祐人没事,那么一切都好说。

他问道:“邓小姐……”“子陵,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叫我紫君就好。”

严光干咳了一声,说道:“邓小姐,你来这里,元之知道吗?”

“大哥当然不知道!”

大哥若是知道了,我现在还能在这里吗?

姑娘在心里暗暗嘀咕了一句。

严光啧了一声,说道:“你这样偷偷摸摸地跑出来,元之发现了,定会担心!我……”他本想说我送你回去,但这么说,又好像是在利用邓紫君,打探邓奉军大营的下落。

他话锋一转,说道:“我去和客栈的掌柜说一声,让他派人送你回去!”

邓奉的属下,能把自己安顿在这家客栈了,不用问,这家客栈肯定是邓奉在朝阳的眼线之一。

严光正要往外走,邓紫君把他的衣袖死死抓住,脸上露出哀怨之色,问道:“子陵,你就那么不想见到我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看着邓紫君都快落泪的小模样,严光下意识地摇头否认。

一听这话,邓紫君两眼放光,脸上的哀怨之色瞬间消失,兴奋道:“我就知道,你心里也是有我的!”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