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藩镇(1 / 3)

唐绍 贪看飞花 5908 字 2019-11-13

自睿宗皇帝始设河西节度使以来,大唐王朝的藩镇制度已经存续了近二百年之久。

二百年来藩镇也在不断发展,直至今日中央朝廷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藩镇完全失去了控制。要说其中的原因自然是错综复杂。但其最基本的原因在于节度使被授予的权力过大,完全的地方统治权导致藩镇可以独立于中央形成割据。朝廷是否能掌握藩镇也完全取决于藩镇节度使是否忠心于朝廷。

这世上的人虽满口仁义道德,在权力与私欲面前却往往将自己的本性暴露的一干二净。二百年来藩镇愈发坐大,乃至于演变到如今完全是一幅诸侯乱世的局面。

在李存绍看来,由制度缺陷导致的藩镇问题完全可以在早期,乃至中期时就能够解决的。但事到如今,谁都能看出大唐王朝的国柞将尽,那些对朝廷诏令阳奉阴违,对上级官员虚与委蛇的地方割据势力便都是明证。

再说到藩镇,藩镇本身在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后,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度。依靠这套制度,节度使便能够有效的对所属藩镇进行统治。

而在河东,真正掌握这套统治制度的并不是李克用,而是他的弟弟,李存绍的叔父李克宁。

李克用原本有三个兄弟,其中二弟李克让在黄巢之乱中死去,三弟李克恭也在前几年死于兵祸,只剩下了四弟李克宁。

说起银儿的父亲,自己这位叔父,李存绍的记忆里对他也很熟悉。李氏一族多以骁勇善战著称,而李克宁却与几位兄弟完全不同,对兵事一窍不通。不过他不仅为人仁孝,还在民间多有贤名。因此也正好被李克用所器重,任他来处理太原府,乃至河东一道的政务。

有趣的是,私下的李克宁还因“惧内”而沦为广被军中将士们所调侃的对象。而那位婶婶孟氏,作风也确实颇为彪悍,说实话李存绍在印象中也有些怕她。

李存绍一边胡乱想着,一边来到了太原府的“办公区”,也就是紧挨着晋王府的一大片官署衙门。虽然当下局势愈发混乱,各地的礼制官制都或多或少地崩坏了部分。但基本的行政职能还是保留了下来以便对藩镇进行统治。

李克宁所衔的是河东副大使知节度事,兼节度留后使。也就相当于李克用不在时,河东的行政长官。当然文官僚佐一系也并不全掌握在李克宁手中。除去李克宁外,还有节度判官郭崇韬,行司马李袭吉,以及兼任掌书记的宦官张承业,当然还有李克用最为心腹的谋士盖寓。

其中李袭吉常跟随李克用外出征战,掌握军中的文事,盖寓也同样和李克用形影不离。因此河东政事如今多由李克宁、郭崇韬以及张承业三人执掌。

李存绍早早地就来到了议事的节度使衙门。昨日李克用就带着城内的主力晋军开拔出城,接下来还要和其余各州征召的军队在潞州聚合了,征伐大军才算真正组建完毕。

今日议事的主要内容就是此次出征所需的后勤粮草与运输民丁。

在书吏的带领下,李存绍来到了议事的大堂。寻了处边缘角落,这才坐了下来。

眼下几位要员还没有来,来的都是些文官佐吏,正几个几个地围成一团地悄声讨论着。青色绿色的袍服表明他们都是些品级较低的官员。

李存绍今天也穿了身圆领窄袖袍衫,头上带着顶垂脚幞头。所谓垂脚,就是乌纱帽后头垂着两条长长的带子,走路时啪嗒啪嗒打着他的肩膀,令他好不习惯。还是薛娘夸了又夸,他才勉强戴上。

李存绍坐着闭目又等了好一会,几位主角才终于簇拥着一道来了。众人忙起身行礼。

为首一人正是自己的叔父李克宁,李克宁穿着一身绯红袍服,一边脸上挂着充满善意的笑,一边向在场的人打了个揖,“某来迟了,诸位久等。”那些下官们也纷纷站起身子回礼。紧跟在李克宁身后的是张承业和郭崇韬。张承业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