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人无信不立(2 / 4)

亲?犬子拒绝?小子太不识抬举。”

“老大人息怒。”来人体贴地道:“我家老爷倒没生气,只是让张大人来信告知老大人。很多天过去了,我家老爷一直没有等到回讯,只好派小的送来书信一封。老爷说,府上三姑娘熟读经史,和张大人珠联璧合,是一对璧人,还请老大人不要拒绝。”

“老夫没有收到犬子来信。”张勇一句话出口,再次大怒:“这小子竟敢撒谎,实是可恶。待老夫修书一封,将他禁足。”

“禁足不得啊老大人。”来人道:“陛下特地让张大人当值五天,休沐一天。你若将他禁足,他怎么进宫当值?”

“这……”张勇语塞,儿子这么得宠吗?皇帝一天没见他都不行?唉,儿子太能干,老子制不住了。

“请老大人立即回信。”

杨士奇的意思很明显,同不同意这门亲事,你说一声,别耽误我孙女。

“你且稍待,老夫这就回信。”话说到这地步,张勇也不打算查验信的真伪了,反正儿子是男人,不吃亏。

张勇喊人进来磨墨,立即书写回信一封,交给来人,又让他吃了饭再回去。

来人没有推辞,去花厅用餐后出府上马而去。

一整天,张勇时不时笑出了声,直到晚上才想起给儿子写信,在信中将儿子训斥一番。

…………

郭有道跟做梦似的,真的在诏狱一间狭小的屋子里呆了几天,被放出来了。

毫发无伤啊。

走在大街上,他直掐自己手臂,每次都疼得直呲牙。

没想到张宁年纪虽轻,却说话算话,这人,他跟定了。他猛地转身,朝安乡伯府走去。

…………

乾清宫里,君臣喝完冰冻酸梅汤,朱祁镇用锦帕擦拭完嘴角,慢悠悠开口:“朕再给卿三个月,三个月后,朕要六成份子。”

张宁今天进宫,除了禀报这两天京城发生的某些事,还呈上一本帐本。纺织厂开业一个月,扣除所有支出,盈利一万两千三百五十七两六钱。

仅仅六百人的纺织厂,一个月便赚这么月,这样算下来,一年有十多万两银子的收入,若是扩大规模,多雇些人呢?朱祁镇哪能不动心?何况除了盈利,还有商贾和织女的税收。

自大明立国至今,从来没有织女交过税,张宁算是书写历史先河了。

每个织女二十税五,一两银子一千个铜板,交税五十个铜板,月收入十五两银,需要交七百五十个铜板,多收多交。

纺织厂有六百女工,一个月交银四百多两,一年便是五六千两,长年累月下来,于帝国而言,无异一笔庞大的收入。

这笔银子自然是充入国库的。

商贾的税,由户部核算收取,同样充入国库。

这两项,比起纺织厂的盈利,又微不足道了。

张宁早有准备,微笑道:“谢陛下恩典,让臣收回成本。”

地不用银子,建厂房买织机用不了五万两,让自己赚四个月,朱祁镇已经很厚道了。张宁曾经想将织机献给朱祁镇,不过考虑到朱祁镇的性格不是唯朕独尊的类型,献给他,很有可能间接献给王振,不如自己做。

现在做成,四六分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张宁以为朱祁镇会三七分呢。

朱祁镇微觉意外,有些不好意思道:“杨卿天天哭穷,朕也是没法子。来人,宣杨荣过来。”

“如果陛下向天下商贾收税,国库定然充盈,杨大人也不用为军饷操碎了心。”张宁状似无意道。提高商贾的地位不是一日之功,只能慢慢来,以允许商贾着绸缎为条件,要他们按月交税,商贾的地位自然能慢慢提高。

朱祁镇想了想,道:“慢慢来,急不得。”

张宁笑了,原来皇帝也有这念头。只要不是木头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