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暗火(1 / 3)

篡臣 无处凭阑 260 字 2020-09-04

申州、光州两地离中原道不远,因此大多流民都要经过此处,然后才能南下。

而面对过境的流民,申州地方官府的态度就很耐人寻味了。

人多就意味着问题,尤其是这些流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现大问题。

因此当地官员们几乎是把这些落难百姓当做了瘟神,并不愿意这些流民在申州多做停留。

整天就只想着让他们快些离开辖境,只要是不起乱子就好,那样他们就算是完成任务。

正是因为抱着这种态度,申州各级官府对于灾民的赈济并不用心,那些官吏们反倒是对流民们多方催赶,让他们赶紧离开。

官府不愿赈济,贪官污吏更是将本就不多的赈粮贪墨殆尽。百姓无钱无粮,导致无数灾民因此而亡。

按照当地官府本意,是担心流民滞留境内会引发乱子,这才想要将他们尽快驱逐离境。可官府没有料到的是,恰恰正是因为如此,反倒是成了致乱之源。

在罗山县石方镇北面有一片荒废的宅院,平常罕有人至。

听说这里原本是一户富裕人家的住所,只是这家后来败落了,再无人居住和打理,就逐渐荒废下来了。

听说这家之所以败落,是因为这家主人藏有一幅古画,素来极爱之,轻易不示人。

但是这个消息后来不知道怎么被城里的县太爷给知道了,于是几次派人前来,明里暗里的意思就是索要这幅画,想要这家人把画交出来。

俗话说胳膊拗不过大腿,若是旁人,咬咬牙忍痛割爱,把画交出去也就是了,但偏生这家主人脾气刚硬,任凭来人如何催逼,就是不愿意给,最后惹恼了县太爷。

巧取不成,便要豪夺!在县令的运作之下,这家主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惹上了官司,被关进了大牢。

为了救人,这家人只得散尽家财,四处托关系求人。这家人上下打点,直到最后画也没保住,才把人从大牢里救了出来。

此事之后,这家也就破败了。家主人更是心灰意冷,在出狱之后不久便举家迁离此处,不知去向。

正所谓破家县令、灭门知州;道理便在于此。只要身着官服,便可对治下之民生杀予夺,视百姓犹如鱼肉,任我宰割。

由于自从这家人搬走之后,宅子荒废、无人居住。久而久之,这处院子这成了地痞流氓们的聚会之所。

而在此时,石方镇上的无业游民几乎尽聚于此。

这些人中为首一人名叫张丰儿,此人三十余岁模样,国字脸、面有短须、身材壮硕;身上穿一身干净利索的短打,看上去孔武有力,颇为威武。

张丰儿是土生土长的石方镇人士,自幼便不喜读书、只爱好勇斗狠。

偏其生的身高力壮,又习得一副好拳脚,再加上他打起架来浑不要命,最不怕以伤换伤,这让他罕有败绩。

张丰儿打架的时候威猛无比,往往一个人能压着对方好几个人打,就算是满头满脸的鲜血也不在乎,从气势上就能压倒别人。因他的这份狠历和混不吝,为他博得了一个下山虎的绰号。

时间一长,那些地痞无赖都聚集在他的手下,他也有了宛若一方帮派之主的派头。

话说这头下山虎游手好闲,不愿意做一份正经营生,整日里带着那些手下在镇子里四处闲逛,惹事生非。

不过好在此人虽不务正业,但也从没干过欺男霸女之事。反倒是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于遇见的不平之事,总是要插手管上一管。

而且张丰儿为人极为豪爽,仗义疏财、出手阔绰。

平常要是碰见家中有急事需要用钱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只要他手中有一分就不会只拿出来半分,且事后从不追讨,就算是借钱之人还不上,他也不会去计较。

所以虽然张丰儿很少做过什么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