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父子(1 / 3)

篡臣 无处凭阑 69 字 2020-09-04

听到父亲这样说,林凡的心里总算安定许多。只是他依然高兴不起来:“就算是先生暂且性命无忧,可他的一世声名也肯定保不住了!”

“只怕从今日以后,先生就要从人人敬仰的英雄变成人人唾骂的罪人了!”

“百姓不会去管他以前打了多少胜仗,把满真大军拖在关外有多不容易,他们只知道辽东边军放任满真大军杀害他们的亲人,烧毁他们的房屋,抢走他们赖以生存的口粮,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现在这个被朝廷下狱之人,他们怎么能不恨?”

“还有,史笔如刀,先生坐视满真大军四处劫掠,杀害百姓。史官是不会对这样的千古罪人手下留情的,以后千秋万世的史书上,先生都要留下骂名!”

林汝贤叹道:“这是谁都没办法的事!”

“而先生既然这样做了,那他对今天这种局面定然是有过一些预料的,也必然做好了承担相应后果的准备。”

“他既然自己舍弃了生前身后之名,那就不要怪当世以及后世之人的责骂。求仁得仁,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又能怪得谁来?”

“难道去怪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还是那些秉笔直书的史官?既然做了这一切,那就应该有觉悟。不要去怨,更不要去恨别人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只要去承担后果就是了。”

林凡并不觉得父亲说的有错,只是话虽如此,但人生于世,不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吗?谁愿意被千秋万世的后人唾弃,还要连累子孙无法抬起头来做人呢?

“父亲可否上书朝廷,请陛下对先生从轻发落呢?”

林汝贤轻轻摇头:“我若上书朝廷求情,只怕不但没用,反而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我是由你先生保举才重新出仕做官的,我们两个关系本就亲近,你是先生弟子的事情也瞒不过陛下。”

“在我入京之后,先生与我就有意的疏远,少有来往。所以陛下还不至于因此就把我们视为一党,但对我们的关系不起疑是不可能的。”

“现在在陛下的眼里,先生是外放疆臣,这次已用拥兵自重之嫌。而我如今是六部堂官之一,要是我上书,只怕还要让先生再加一个勾结朝臣的罪名。这个罪名,可丝毫不比拥兵自重来得要轻!”

一旦给陛下留下这种印象,先生是不死也得死了。”

其实不用林汝贤解释,林凡也是知道结果的,他会有那么一问,纯粹是因为不死心罢了。

他又不甘心的问道:“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没了,事已至此,你先生就只能暂且待在诏狱,等待时局变化。”林汝贤无奈道。

“我已让人给看管先生的狱卒送去了三百两银子,让他好生看护。”

“那狱卒收下银子之后也答应下来,如果没有上面提审或是上司要求,他会对尽量不对先生动刑,也不会在食物等其他地方难为先生。这会让先生在狱中的日子好过许多,最少也能少吃一些苦头。”

“而且你放心,一旦朝局或者天下形势有变,我一定奏请陛下,让先生得以重见天日。”

他拍拍林凡的手背:“好了,不说这些了,既然思之无用,你也就不要想那么多,好好养伤就行了。剩下的事情你不用管,自有我来办!”

安抚好林凡,林汝贤轻笑一声,他感慨道:“还记得以往在家时,总觉得你生性太过跳脱,读书虽然还算勤勉,却老是坐不住,终日里与少甫他们在一起厮混,走东跑西的没少闯祸,从来不让人省心。”

“可从你出仕做官以来,无论是从之前的来往书信上还是这次见面之后,都让人觉得你是真的长大了不少,性子也沉稳下来了,很多时候你做事比我想得还要稳妥周详!”

“这当然是好事,这样的你在外边闯荡也更能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