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求情1(2 / 2)

汉兴 硕鼠就是我 4168 字 2020-10-22

辨几句的。”

“滚!上思州有没有附逆你当本官不知道吗?莫要狡辩!否则本官命人叉你下去!”

苏缄确实对蛮洞的事很清楚,谁曾经跟着交趾贼作乱,谁根本没参与,他一清二楚,后者他都答应在冯三虎面前说些好话。

但前者,那就只有以直报怨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分辨不清的,比如右江以北一个叫做思恩州的蛮洞,围城期间苏缄确实没有在贼兵中见过他们,按理来说,他们附逆的可能性很小(交趾贼习惯把蛮兵带在身边参与攻城,,四散劫掠的事基本都是交给自己人去做,所以在邕州就能见到大部分附逆的蛮洞)。

但是,似乎是为了讨好苏缄和帝国,来替思恩州做说客的那个人,说是他们解救了百多位汉人,只要苏缄答应这次清剿洞蛮不涉及思恩州,他们就愿意把这些汉人双手奉还。

苏缄不信他们能在交趾贼手中解救汉人,他觉得如果不是思恩州附逆自己不知道,就是这些洞蛮虽然没有跟着交趾贼作恶,但是袭击了北逃的汉人——对帝国来说,还是相当于附逆。

不过,思恩州的说客不是个行商,而是个秀才,这人口才方面居然还不错,他很快解释道:

“大人明鉴。思恩洞确实没有附逆,这些汉人都是老洞主花钱粮从别的洞赎来的,等我们把人还回来,大人一问便可知晓。”

这话倒是有道理,思恩州若是附逆,汉人回来后对他们必然没什么好话。

若是回归的汉人对他们也心存感激,那他们不仅没罪,甚至还有些功劳。

只是……。

“思恩州为何要花钱粮赎买汉民?”

苏缄还是觉得此事有些奇怪,洞蛮一个个穷的跟猴子一样,各个都眼红山下汉民的财富和人口,总想着抓些娃子回山里给他们种地做工,他们会花费本来就不多的钱粮赎回流失的汉民?

“大人明鉴,因为小民也是汉人,这同胞之情,小人虽然卑贱,但也是懂得。”

“你是汉人,如何能影响到思恩州的洞蛮?”

原因很简单,这个叫做张合礼的秀才家里穷的要命,虽然中了秀才,但家里连隔夜粮都没有,最后不得不上山做了思恩州老洞主的上门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