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Bf-109(1 / 2)

当然,对于尤里安说得,‘所以我们即使知道贵国要炸黄河,但是我们乐于所见,绝对不会告诉东洋。’

杜剑南还真的相信。

37年77事变以后,老蒋先后会见了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美国大使詹森、德国大使陶德曼、意大利大使柯莱、苏方大使波格莫洛夫和法国大使那齐雅。

要求各国出面,帮助调停中日战争。

但日方态度强硬,宣布不欢迎任何第三国的调停。

直接封住了西方各国的嘴巴。

1937年7月26日,陶德曼对蒋介石表示,虽然德国非常愿意调停,但是东洋已声明不愿第三国干涉,因此调停不会收到成效。

老蒋指出,‘中日战争的继续发展,必将导致中国在中苏关系上发生巨大转变。’

以此来要挟德国出面调停。

由于害怕苏方恢复对华影响,德国的对日态度逐渐生硬。

1937年7月28日,老希指示狄克逊,要求他设法通过外交途径阻止东洋把中日冲突升级为战争。

在这之后,中日淞沪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于是就出现了‘陶德曼调停’。

37年11月2号,东洋提出七项停战条件。

一、内蒙古自治。

二、在华北建立一个非军事区。

三、大上海的非武装地带,由东洋控制公共租界的巡捕队。

四、停止抗日政策。

五、共同反对共产主义。

六、降低对日关税。

七、尊重外国权益。

调停失败。

德意志和陶德曼,老希,包括寄以厚望的老蒋。

都被东洋给活活的涮了一道。

杜剑南点点头,表示理解,望着法肯豪森问道:“怎么个环球募捐?”

“杜,就是按照以前您的建议,奥地利华人商会将会向贵国使馆提出邀请,您和您的战友,当然人数随意,到布达佩斯,维也纳,以及西欧各国,进行飞行募捐表演。”

法肯豪森微笑着解释道:“这是民间自发行为,不带任何的政治,军方色彩。”

“杜,我们为您选择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奥地利华人商会包下亚欧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飞仰光,加尔各答,卡拉奇,德黑兰,伊斯坦布尔,维也纳,另外一种更加安全的方式,就是乘机到苏方,然后乘坐西伯利亚大铁路去欧洲。”

费恩坦白的说道:“第一种,帝国将会和英国协调,第二种,时间上比较漫长,而且很可能会出现滞留在莫斯科,无法进入欧洲的情况。”

这几个家伙,就这么想让哥去德意志?

其实有了去莫斯科的意向以后,杜剑南对去德意志倒不是很热心了。

唯一让人不爽的就是,雷托夫在鸡公山提出邀请以后,这些天就再也没有动静了,变成了干打雷不下雨。

“呵呵,其实我就是想到国外开拓一下视野,并不是一定要去;况且伊型机的航程实在太短,不然从中国一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飞过去,才是环球募捐。”

法肯豪森,费恩,尤里安,三人相视一眼,眼睛里面均露出喜色,知道杜剑南心动了。

下面就是拿好处,‘砸得’他同意。

“苏军的战机粗糙得一无是处,不对,它的有点就是发动机发动起来跟地震一样,可以远远驱逐空中的鸟雀。”

“帝国的Bf109战斗机,才是真正的空中王者;这在正在进行的西班牙空战,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杜,您虽然不能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飞过去,但是您可以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飞回来。”

“杜队长,只要你点头答应,贵国政府以及其余一切事情,都由我们安排,保证你会有一段愉快的,而且会得到很多募捐的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