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占领和主动权(1 / 2)

布柳赫尔,1935年晋升苏军五大元帅,位列第二。

同时担任远东方面军司令,是苏军在远东方面,长期防御东洋侵略的最高将领。

1924年,曾以加伦为化名,担任国民革命军军事总顾问。

参加中国大革命,北伐的总设计师,并指导发动南昌起义。

1927年老蒋发动反革命政变,灰溜溜回国的布柳赫尔,被贬为乌克兰军区副司令。

1929年,少帅主政东北后,有感于俄日两国在中国东北进行疯狂渗透,导致北患无休无止,在得到了老蒋的大力‘保证’以后。

决心强行收回中东铁路路权,维护国家主权。

发生中东铁路冲突后,苏军将远东所有武装力量统一编入远东特别集团军。

中国通布柳赫尔,被提拔启用为远东集团军司令。

然后,单枪匹马的少帅军,被‘远东军魂’布柳赫尔修理得半死。

1929年11月26日,少帅和苏军停战,签订《伯力协定》。

‘中东路’恢复此前中苏共管的原状。

结果阴了少帅一道的老蒋,又以‘张某某为首的地方代表无权参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为由,跳出来拒绝承认《伯力协定》。

9·18事变,老斯权衡利弊,宣布对东洋侵略东北采取‘不干涉政策’。

并在1934年将‘中东路’以1.4亿日元的价格,出售给东洋,还要求东洋支付3000万日元作为遣散‘中东路’苏军职工的费用。

到了35年4月,苏方势力在明处的势力,彻底退出东三省。

而‘中东铁路’事件,东北军和苏军交恶,老蒋的南京政府和苏军翻脸。

之后以布柳赫尔为首的苏军远东势力,开始改变苏军的北亚方针,把目光投向蒙新中苏那上万里的边境线,试图在那里找到代言人。

则是老斯不愿意插手日军吞并中国东三省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36年的《西安事变》中。

少帅不一枪‘咔嘣’了老蒋,报仇雪恨,那已经是相当的够意思。

——

中国战场,九江,日军第11军司令部。

在得到张鼓峰大捷的战报,冈村宁次在闷热的司令部办公室里面,脸色难看的半天不吭声。

弄得前来开会的稻叶四郎,波田重一,松浦淳六郎,以及匆匆率领舰队从鄱阳湖回到九江的日海军第11战队司令铃木义尾少将,都不敢吱声。

此时,稻叶四郎的第11旅团,在7月22号从潜山出动,沿途噼里啪啦的打了一路,到了今天上午,才占领了宿松县城。

12天时间,行军66千米,占领了太湖,宿松,两个县城。

战斗和非战斗减员,已经超过3千人。

平均每天行军5.5千米,减员250余人。

冈村宁次估计按照这个速度,11旅团打到田家镇,还得半个月的时间。

到了8月17号。

也算是差不多到了今村胜治那个混蛋嘴里,‘秋高气爽’的初秋时节。

不过照着这种惊人的减员速度。

等一路打到了田家镇,第11旅团,今村胜治,也差不多变成了光杆司令了!

而波田重一的波田支队,在得到了水运从国内增添士兵以后。

在7月底就已经恢复了元气。

7月31号,冈村宁次下达命令,要求波田支队沿着长江西岸,在八里湖,塞湖,雪湖,长港湖,船头湖和长江之间,夹着的夹条陆地上面行军。

去攻击九江长江上游22千米处的赤湖,船头湖,东湖,西湖,杨柳湖,围着的江岸坪头山,丁家山,望夫山,长山,牯牛岭。

后港镇一带国军群山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