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封侯非我意(二合一)(2 / 4)

向边关打探漠北消息,一有消息,即刻来报——”

李君羡二话不说,立刻出去安排人手了。

边关若是有什么消息动向,自然有专门的传通渠道,陛下特意安排此事,怕是有了什么变故了!

“即刻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入宫来见——”

这种事情,无论明天如何应对,都必须事先拿出一个主意来。因为一个处理不慎,朝廷可能就要面对三面开战的糟糕局面。

而如今的大唐,禁不起了。

河南、河北,山东和西北地区的灾区还在延续,各地受灾百姓还在增加,各地向朝廷求援的奏折如雪花白飞入。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粮食大战,李世民狠狠地捞了一笔,恐怕早就坚持不住了。如今虽然还能勉力维持,但决不可能再面对另外一场战争了。

事态严重。

御书房彻夜灯火通明,几位大佬几乎一夜没有合眼。

宫禁已经落锁,虽然几个人被李世民安置在了偏殿里暂时安歇了。但第二天起来,一个个顶着熊猫眼,脸色严肃。

……

早朝。

当李道宗把吐谷浑和吐蕃的最后通牒说出之后,朝堂之上,顿时炸锅。

“番邦小儿,竟然敢如此放肆,陛下,臣请出兵——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天兵的厉害!”

程咬金等人一听,蹭地一声就蹦出来了,一个个拍着胸脯请战。

李世民目光深沉,从各位大臣脸上一一扫过,沉声问道。

“各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陛下,如今漠北战事紧急,各地受灾严重,前些日子刚刚入库的粮食已经消耗了大半,若是再起战事,微臣担心……”

唐俭不由脸色发苦。

刚刚说手头的日子好过了些,谁知道这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呢,就遇上了这种糟心的事。

这民部尚书真是没法干了。

“陛下,开办榷场,放开盐铁之事,几乎等同资敌,此事断不可行!若是此时应了下来,必然遗祸无穷——微臣以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妥协——”

魏征眉头紧锁,朝廷的局面他也知道,但有些事,真的是不能开口子啊。

“陛下,唐尚书和魏秘书监言之有理,但如今局势就摆在这里,若是我们一口回绝,恐怕我们马上就要面临三面作战的风险……”

大理寺少卿王纲目不斜视,沉声道。

“微臣以为,一味强硬,于事无补——如今之计,不若先暂时安抚笼络,徐徐图之……”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微微颔首。

“王爱卿,你有何良策——”

“他们所求者,无外乎三,开通榷场,放开盐铁限制和迎娶公主。正如魏秘书监所言,放开盐铁,等同资敌,断不可行。”

说到这里,王纲语气一顿,缓缓道。

“但开办榷场,对我大唐而言,并非一无是处。更何况,这些年来,我们与吐蕃和吐谷浑的民间交易从未断绝,即便应允了,也不过是从私下转为官面而已,反倒是方便了朝廷管理,何乐而不为……”

开办榷场,已经争议了很久了。

但赞同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王家、郑家和长孙家这一派的大臣,大都是支持的态度。认为开通榷场,互通有无,利大于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有限制地开放一部分盐铁,换取高昂的受益,填补国库。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他们这些人背后的家族,每年与吐蕃和吐谷浑交易数额巨大。一旦形成正式的榷场,便可以由明转暗,好处当然是肉眼可见。

反对的,则认为,吐谷浑和吐蕃都是不毛之地,物产贫瘠,开放榷场只会让他们从中受益,从而慢慢壮大起来,而大唐得不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