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套话(2 / 2)

大明王朝1500 似水如烟 2325 字 2022-01-11

,所以我就过来看看,想找一些好的品种,专业的农民,回松江府老家做这方面的生意。”

刘富一听,有些不解,就说道:“陈大哥。种植桑树,养蚕生丝,这的确是一个好买卖。可是我也听说了,现在咱们江南的生丝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遇到歉收的年份,还能卖个好价钱。可是到了丰收年,产量很大,互相压价非常厉害,有时候还会亏本。做这门生意,可是风险极高呀。”

祖殿卿没有想到这两位海宁卫的小旗官竟然对种桑养蚕一事如此熟悉,好在祖殿卿事先也做足了功课。从王守仁等人那里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他说道:“仅仅是种桑养蚕的确是风险很大。可是桑树上还有一个抢手货,桑穰。我可听说了,太子殿下正在江南大力推行新版宝钞。而这个桑穰是制造新版宝钞的主要原料。随着推行宝钞的地方越来越多。对于桑穰的需求必然是大涨。”

这一点,张蔷和刘富却是并不知道。

不过太子朱厚照在江南推行宝钞一事,那还是知道的。他们现在的军饷都是以宝钞发放的。

张蔷有些担忧道:“如果桑穰是制造新版宝钞的主要原料,那这就是一门好生意了。只是新版宝钞会否走老版宝钞的旧路,还不知道。万一像老版宝钞那样,越来越贬值,越来越不值钱的话,那可就惨了。”

刘富也是有如此担心。因为对于宝钞,他们对其贬值的速度和程度,那是心有余悸的。

祖殿卿听了,笑着说道:“二位贤弟。太子殿下在松江府推行宝钞的时候,我们松江府的百姓那也是有这层顾虑的。可是当时官府也按照太子的意思,将本次推行宝钞的原理向大家做了说明。这些内容十分高深,我也听不大明白。不过有一点我听明白了。那就是市面上有多少金银,就用同等价值的宝钞进行兑换。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的宝钞不贬值。以前的宝钞之所以贬值,是因为发行量太大造成的。”

张蔷和刘富根本就听不明白祖殿卿说得这些。张蔷只是说道:“但愿新版宝钞不贬值。”

祖殿卿自然知道这二人弄不懂新版宝钞一事。别说他们二人了,就是自己,那也是一知半解。王守仁向自己解释的时候,反复讲了,得有两个时辰。他才知道了一些皮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