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7章当生存遇到生活(2 / 4)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11 字 5个月前

见围观的人群当中,有汉人,也有些胡人,但是汉人和胡人并不是分开两边,各自站在各自一边上,而是混杂在了一起,而且很多胡人只是残留着一些胡人的特征而已,衣服和言语都很像是汉人了。

在关中,已经有不少的胡人定居了。这些胡人基本上都已经是融入了汉地之中,当然做的事情大多数也依旧是老本行,主要是进行畜牧养殖。

看热闹么,当然人人都不能豁免,又是围观牝牡之风,一群人正在啧啧称奇,甚至连枣祗来了都没人发现……

小吏帮枣祗将人群排开一条路,便是看到一头公牛与一头母牛正在草棚下面忘我的运动着。

周边的人群叽叽喳喳,似乎在给公牛和母牛配上背景乐。

『这牛养得好……』

『这时间也太早了些吧?』

『不是四五月间之事么?』

『奇了,真是奇了……』

『……』

『啊,枣司农……您也……啊,这个……』有人发现了枣祗,想要打招呼,却一时不知道要怎么招呼比较合适。

您也亲自来了?

还是吃了么?

枣祗摆摆手,看着正在发情的两头牛,『谁负责此棚?』

很快,人群当中一个面有得色的胡人走了出来,向枣祗行礼,『小的就是……』

得意,是很显然的。

这是公棚,但凡家中无牛的农户,都可以来此地租牛。日出而耕,日落而还,若有损伤,则是要罚钱赔偿。因此这公棚之中的牛,可以说就是这个值守公棚的牧民的生活来源。养得好,当然就有更多的收入,养不好的也是需要问责。

正常来说牛的发情期是在春夏之交,或是秋冬之交的时候,但是实际上牛和某些动物一样,其实也可以长年发情的,只要物质条件充裕,没有觉察到危险。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的两段时间,只不过是因为牛群迁徙,水草等自然因素影响所致。

枣祗让人记录下来,并且对于饲养牛棚的牧民进行了表扬。

『哞……』

公牛完事了,抖着腿,被人牵走了。

母牛对此毫不在意,对于工具牛没有半点眷念之情。

周边的人群意犹未尽的还对于公牛指指点点,议论个不停。

『这头牛体格雄健,肩阔腿壮,想必子嗣定然也是康健。』

『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秦川牛!看那毛色!宛如枣红,一根杂毛都没有!』

『不过这母牛毛色……』

『这是南阳牛,也算是上等,毛色黄为主……』

大汉的相畜、饲养、品种改良和繁育等等技术,其实都已经颇为成熟了。

华夏得天独厚,牛马皆全。黄牛是华夏之中,中原地区最为常见的一种大型牲畜,也是分布最广、功用最大的牛种,多用于北方旱田,南方则是水牛居多。黄牛和水牛都可以用来挽力耕田。

至于牦牛么,则是多以肉、奶、毛为主,不适合耕田。

枣祗也有试图用牦牛和黄牛进行杂交,生出来的牛或是像牦牛一样长毛,也有像是黄牛一样短毛,其奶产量会比牦牛多,并且也能进行劳役,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些杂交出来的牛,却无法生育下一代……

这让枣祗有些疑惑,并且专门设立了文档,进行研究。

其实华夏每一次王朝稳定时期,必定会有一批的农业技术发展和成熟,但是奈何每过一段时间就被打断一次,然后有一些农具、书籍就失传了。在书籍保存技术不高的岁月里,加上对于工农知识认知不强的士人观念里面,农工的技术书籍的重要性往往比不上经史子集。

如果说华夏的农业发展,能不被打断,那么是不是就不用不断地重复积累,重复做功,是否可以更早的实现质的变化?

毕竟有了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