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9章 最强病人驾到(2 / 3)

外科教父 海与夏 3472 字 2022-01-13

一旁听训话。

韩主任提着公文包进来:“张老师,我要赶飞机,你就安心住下来,我跟田园也打了招呼,到时小杨,小宋,还有田园都上台。”

“行,我心里有数,你忙你的,研究所的事必须拿下,不能耽误。”张教授在摆弄遥控器,要看电视。

韩主任寒暄几句,急匆匆的离开了。

护士长说帮调电视,他拒绝了:“这么多人围着我干什么,你们忙你们的,常规处理就行。”

电视打开,翻来翻去,翻个抗美援朝的老片子《奇袭白虎团》。

“你们都去忙,那么多病人呢,不用管我,帮我请个陪护,男的,术前尿管不插了,别为难你们了,请泌尿科用金属探子不一定能顺利进去。还有术后的一日三餐,没有禁忌症,随便订。你们忙去吧,你小子留下。”他看大家没有离去的意思,又开始赶人,点名杨平留下。

护士长看也没有什么事了,说几句宽慰的话,带着大家离开病房,就杨平留下来。

“坐,站着干吗,又没犯错误。”老爷子让杨平坐下。

杨平把陪人椅子移过来,在床边坐下来,张教授把电视暂停:“还是这些片子好看,那时候,我十几岁了,父亲算是最早一批的西医骨科了,美国留学回来后在协和工作,五零年战争爆发,他自愿申请上战场,长津湖一战,身体里还留了一块弹片老爷子九十岁还坚持出门诊,在门诊的办公椅上闭的眼”

杨平默默地听着,不由肃然起敬,张教授突然打住说:“把片子拿过来,我们商量一下。”

杨平从床头的袋子里拿出x片和ct片,张教授戴上老花镜,借着自然光线,指着片子说:“下肢和上肢最大的区别是下肢要负重,任何下肢骨折,要早期下地,必须要有骨性支撑,也就是越压越紧,内植物只是辅助,不能越俎代庖。最简单的胫骨横断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以前德国佬做,上午手术,下午就走路回去,吓得我们不敢说话,我们做要六到八周才敢部分负重,术后3个月才完全负重。最初我们以为是材料问题,后来才发现主要问题不是材料,而是骨性支撑理论,它们的交锁髓内钉采用了纵向滑动孔,横向锁死,纵向滑动,这样骨折端自动加压,负重反而成为有利因素,越走骨折愈合越快。”

杨平认真地听,张教授继续说:

“这个骨块要拉出来,这几块必须解剖复位,这块要有钢丝和钢缆,现在骨折手术一上钢丝,就认为是落后,不用钢丝,就高大上了,手术不是赶时尚潮流,要有自己的思考,医学要前进,但新的东西不一定就最好,需要时间检验。你上次的肱骨下端粉碎性骨折,使用钢针和钢丝就完成得很好,整个复位固定顺序安排,肯定花费了不少心思。”

“我觉得骨折复位固定的顺序,里面学问太深奥,绝非简单过程,就犹如盖房子,不是简单的砖头累加,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杨平说出自己的感受。

“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很不错。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东西看表面,好像很简单,研究进去才发现,十分深奥复杂。就像魔方,看表面,好像就是掰来掰去,其实如何复原,顺序如何安排,是一门大学问。”张教授放下片子。

杨平把片子收起来,张教授说:“外科医生,尤其骨科医生,要有一项重要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在脑海中要有立体的解剖构建,这个构建要是精确的具体的,下棋的可以下盲棋,我们外科医生要能在脑海中做手术。闭上眼睛,能把手术在脑海中过一遍。拿纸来!”

杨平把移动桌推过来,架在床上,放在张教授的面前,锁稳。再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白纸和中性笔。

老爷子用中性笔在白纸上,开始勾勒起来,不足三分钟,一个髋关节的图形跃然纸上,他自己的骨折完全被画出来了。然后又在另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