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章 院士查房(2 / 3)

外科教父 海与夏 3886 字 2022-01-13

韩主任跟梁教授都不是很熟,苏教授跟他非常熟,这样有苏教授作陪,晚餐会显得更加融洽。

到了综合骨科,张林吩咐几个机灵的规培生,已经拿来白大褂,大家穿上白大褂,不管合不合身,反正是临时应付。

可能习惯成自然,在三博综合骨科的病房,协和的几个医生跟在梁教授身后,走出了查房的阵容。

“这里,我们马上要改为综合外科,整栋楼,八层,都给小杨。”夏院长自豪地介绍。

“很快将有一个基金会成立,专门为这栋楼的科研源源不断的资金。”

“综合外科的财务、人事和设备采购,完全独立。”

“这里将有独立的手术室、icu、康复科”

夏院长言下之意,在这里,在三博,杨平才可以真正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梁教授停下脚步,所有人停下脚步,队伍在走廊里挺步。

若有所思之后,梁教授道:“不能叫综合外科,这个名字不太妥,如果要打开整个外科的科研和临床权限,建议你们挂名外科研究所,这样更加合适。”

夏院长在心里琢磨梁教授的建议,外科研所,不是定位院中院吗,就叫做外科研究所,高端、大气、上档次,比那土不拉几的综合外科强多了。

果然是院士,有学问,取名字都有品味。

“怎么样?”梁教授对自己的建议很满意。

夏院长高兴地说:“就叫外科研究所,小杨,老韩,怎么样?”

“临床与科研一体化,走一条新路子,很好,最近有什么新想法,我们可以合作?”梁教授对杨平那几篇论文特别赏识,那可都是实打实的创新。

协和医科大学与其他医学院最大的不同,它是院校一体,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一所实施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的机构,也就是一个机构。

现在三博医院,如果设立外科研究所,实验室和病房一体化,那将是一次进步。

这种体系最适合攻克医学难题,最适合做开创性的工作。

一个外科医生,能够把手术做到出神入化,那只能停留在低层次,再好的手术终究有天花板,一把手枪,即使射击水平再高,万发万中,杀伤力也有限。

再往上,就是对术式的改进或者发明新术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让手术更加容易普及,这也只能够算中档。

继续往上,就是对基础理论的创新,这才是高级阶段,基础理论的更新,可以改变整个诊治理念,带来治疗方式的革新。

比如对胃溃疡的治疗,曾经使用胃部分切除术,再升级为选着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继续升级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对这些手术,无论你把手术做得如何完美,效果不佳。

直到关于胃溃疡的一些新的基础理论出现胃部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原本需要开刀的胃溃疡,不需要开刀,只需吃药,三联,四联,吃几个疗程,便获得根治。

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因揭示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在巴里马歇尔研究幽门螺杆菌时,比巴里马歇尔更早,我国一位在读博士,也从胃里提取了这种未知细菌,他欣喜若狂,认为自己发现了新东西,他的导师嘲笑:消化道是开放的,人总是要吃东西的,食物里面肯定有细菌,你从胃里提取细菌是不是怪事。这位博士生想想,也对!于是放弃了继续研究。

这位博士后来成为一名教授,自己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每每提及此时,懊悔不已。

梁教授对有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医生非常喜欢,这才是他心中的大才。

新想法,有很多,不知道说哪个。

杨平想想说:“我正在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