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巴塞罗那(1 / 4)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612 字 2021-11-16

将己部的兵力一分为二,郑成功是经过审慎思考的。

在士兵们悉数换装左轮步枪之后,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火力大致相当于燧发枪的十倍以上。

也就是说,留给郑州英的三个步兵旅的火力等同于以往三十个旅,看似夸张,实际的确如此骇人。

左轮步枪不但是六连发,而且重新装填的时间远低于燧发枪,除了枪与子弹皆贵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瑕疵。

自家不差钱,给所有远征西班牙的将士们换装武器,并带够足够多的子弹是完全没问题的。

在危急时刻,郑州英还可以组织上万水兵登陆作战。

从北都学成归来之后,郑成功着重训练了自家陆师的协调能力与水师的登陆能力。

要求陆师能深入内陆作战,水师可以完成陆师之前的抢滩登陆作战任务。

水师必须达到登陆如猛虎、入海似蛟龙的标准,不然每年的军费就等于白花了一半。

德埃斯特雷说西班牙人还未换装比燧发枪更加先进的武器,从实战来看,这个情报已经得到了佐证。

这就让郑成功信心大增了,左轮步枪的工艺其实并不太复杂,关键在于成本极高,导致大批量采购非常吃力。

即使是大明王师的主力,即北廷所辖的约三十万兵马,也是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了换装。

听说西班牙都快破产了,即使他们掌握了相应的制造技术,其国王想为陆军士兵换装轻武器,没钱的话也是白费。

自家采购了十万支左轮步枪,为此光是枪支部分,不算配套弹药,便耗资七百万两银子,费用可是不低。

当然,郑成功心里没有半点嫌贵的意思,更不会暗自埋怨自己的尊师。

因为这种武器对外的售价高达二百两银子,等于二十支燧发枪的价钱,就这还是友情价。

尊师教诲的极是,好物件,尤其是武器,对外销售,凭啥低价?

外人能造便造,造不了想买就别嫌贵,嫌贵就别买,又没人拿枪逼着你来大明买!

哪怕是法军,也只有最为精锐的龙骑兵部队装备了这种武器。

以至于德埃斯特雷在私下向郑成功询问,是否可以向其出售一批价格较为低廉的二手左轮步枪……

买新枪的话,一万支便须耗资三百万银币。

柯尔贝嫌贵,就打算用贩奴的法子来换购。

德埃斯特雷等不起,于是便打起了二手武器的注意。

转售的话,对郑成功来说是毫无问题的,这点尊师早就考虑到了。

在战后挑一批已经用过,但各方面还不错的左轮步枪,当人情卖给德埃斯特雷就好了。

花七十两银子买的新枪,转售的话,卖一百两……

这买卖决计有的做啊!

德埃斯特雷用钱买也好,用战利品换也好。

只要能谈妥价格,郑成功都可以接受。

卖枪是战后的事情,眼下郑成功还得全神贯注于进攻马德里的事情上。

巴伦西亚到马德里的直线距离约六百里,步兵每天走四十五里,也须十五天时间。

两周多足以让腓力四世那老家伙在得知消息之后,从外地调兵过来。

若是西夷有信鸽之类的传书方法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知道了。

那么己部的首务并非直抵马德里城下,而是要防备可能发动突袭的西夷骑兵部队。

尽管德埃斯特雷很守信用地运来一千匹战马,可是数量远远达不到郑成功的需求量。

战马也是赊账来的,战后会用二手左轮步枪充抵费用。

可以的话,郑成功希望这位刚认识的朋友再送两千匹过来,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有了三千装备弹匣式栓动步枪的骑兵,郑成功心里才会比较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