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立储之争(1 / 4)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4391 字 2021-11-16

目前厂卫只能暂时确定下毒者为御厨邢有恩,同谋是杨安和花雨露,至于是否有其他人牵涉其中,还在调查之中。

但与邢有恩一并料理皇室膳食的御厨,连同其家人都已经被下狱了,只是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尚未用刑而已。

按照大明律例,下毒御膳的罪责等同于犯上作乱,更何况这次是真得手了,不是甚子下毒未遂……

敢往主人的膳食里下毒,这样的厨子谁敢用?

哪怕皇太后对这些人网开一面,其下场最好也就是去草原那边挖矿至死了。

内厂提督太监李凤翔负责审理这群厨子们,原本是打算用供出一人、全家释放的法子来得到口供。

结果一群厨子为了活命,居然开始互咬了,从而使得李凤翔根本分不清诸多口供里哪部分才是真的。

短时间内是无法鉴定真伪的,这群人为了活命,哪怕被用刑,也会一口咬定自己的口供,因为做伪证也是要被处决的。

尚膳监的负责人张国元晚节不保,自然也被收押了,但皇太后念起多年兢兢业业,此前一直没出事,也没过于为难他。

后邸被弄得风声鹤唳,都不敢用御厨做饭了,每个宫都用侍女开火,味道是差得多了些,但起码可以保命。

皇太后的坤宁宫和昊菁皇帝与其后妃们所在的仙宫,也是由侍女做饭,做完她们先吃。

然后给狗吃,过了一个时辰都没事了,贵人们再用膳。

不想挨饿,就只能凑合吃点军用口粮来果腹……

按照皇太后的懿旨,陆地所有边关暂时全部关闭,渤海舰队与黄海舰队一起出动,外来舰船暂时只需进,不许出。

礼部已经照会了各国大使,表示由此所带来的损失,大明方面会用土特产来弥补,希望对方能够理解。

在送给每位大使价值一万银币的代金券之后,知道实情后的大使们自然愿意帮这个忙,毕竟是特殊时期。

不配合也不行,对方皇帝都快挂了,一旦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被激怒,到时候任何作死的人都不能活着离开明帝国!

由于得到了价值一千万银币的通缉令,故而港口与关隘的官兵全都在筛查嫌疑人,万一抓到嫌犯那就发了……

三只嫌犯的照片和指纹在吏部都有档案,此前已经利用印刷厂大批量印刷,发往周边各地的官府和驻军。

更具最新的悬赏令,只要抓到一只嫌犯,便可领取高达五百万银币的赏金。

故而此时不管是官吏还是将士,甚至猎户、镖师、地痞等,都加入到了搜捕嫌犯的行动之中。

现在最着急的就是内阁与内侍,尽管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团伙,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开始携手合作,力图尽快破案。

原因很简单,一旦崇祯帝北归,还能用北廷的内阁与内侍么?

更何况这位爷此前的作派,让两伙人都不甚满意。

哪怕定衷王朱慈炯或者皇长孙朱祥堂继位,都比五皇子或者崇祯帝要好得多。

定衷王是皇太后的次子,朱祥堂是皇太后的长孙,五皇子可是田贵妃的儿子。

崇祯帝若是执意让五皇子做继承人的话,那么在定衷王与皇长孙都健在的情况下,皇太后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数万东宫卫队与周边驻军也不会同意,因为变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在皇后薛婉晴的指使下,指不定会做出甚子惊天动地的事情……

天津守将马威,也就是前守将马爌之子,在马爌病故之后,昊菁皇帝念及旧情,便让其子承父业。

已经得到了密令,一旦崇祯帝的銮驾登岸,尽量请入城内歇息,要竭尽所能服侍好銮驾。

这不是让马威尽可能地讨好崇祯帝,而是要拖时间,拖地越长,功劳就越大,事后薛婉晴会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