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防御体系(2 / 3)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3179 字 2021-11-28

,临州两县都属于兰州,当时便考虑了狄道这个交通喉舌的因素。

“所以临州必须拿在手中。”陈诚总结道。

“河州不拿在手中可惜了,建议发兵取之。河、临二州在手,鄯州似也可取,其余诸州,暂可结好,有暇再取。”赵光逢说道。

邵树德看着地图,他考虑的又是另外一个角度了。

河、临、渭三州的精华农业地带,大多在海拔两千米以内。鄯州三县、廓州三县,大多也在两千米的样子,部分县稍高一些,但也有限。

这十几个县,都是关东移民能够适应的海拔高度,又有大量河谷平原,土壤肥沃,确实可以大力发展。

但其他州,要么全是层层叠叠的山脉,平原面积极小,如同鸡肋。要么海拔高,到三千米上下了,暂时不值得花大力气攻取,最好的办法就是招降当地吐蕃、羌人,羁縻之,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

“河、临五县……”邵树德沉吟了一下,道:“其主力既已遭重创,当发兵取之。鄯、廓二州,再看一看吧,先遣人招降,愿降便降,不愿降以后再说。”

“大帅英明。”陈、赵二人齐声说道。

“给张彦球传令,让他带振武军、天德军南下,配合杨悦攻取临州二县。”邵树德说道:“过些日子,吾将亲率大军南下河、临二州,与吐蕃诸部会盟。”

“大帅,是否给杨指挥下令,南攻岷州?伏弗陵氏,一贯桀骜,且自视甚高,不趁着大军在此,一鼓作气南下。日后再攻,又要大动干戈。”赵光逢突然说道。

在他看来,这个伏弗陵氏甚是可恶,对唐人也非常严酷,不杀此贼,日后渭、临二州将永无宁日。

“岷州以南之叠、宕二州,实力几何?”

“回大帅,广德元年陷蕃之后,吐蕃一直占着。但最近二十年,羌人势力渐起,两州四县,吐蕃统治岌岌可危,地方上实则羌人自治。另者,高宗朝便陷蕃的芳州的一些地方,亦是羌人占优。”赵光逢回道:“若克复岷州,当可遣人招抚,羁縻即可。”

“二位真是好大的胃口。”邵树德笑道:“河陇诸州,陷蕃百余年,民情复杂。刚才某一直在想,该控制哪些要点,又该派驻多少大军。想不到二位胃口如此之大,这是要某将定难军理所也搬过来么?”

“国朝初年吐蕃入寇,主要沿着湟水、洮水、大河进军,故朝廷置河源军、莫门军、积石军镇之,凡两万余人。”邵树德又说道:“某若全据兰、临、河、渭、岷、叠、宕、鄯、廓、洮等州,该派多少大军留守?”

说罢,邵树德让李仁辅将地图挂到了墙上,说道:“河州、广武梁、长城堡、狄道、大来谷、凤林关、落门川,皆为交通要隘。若有可能,皆需驻兵留守,但定难军实力不足,不可能留驻太多大军。”

“狄道县,当留一军,兼管北至长城堡、南至大来谷一线。”

“凤林关,北临大河,西瞻积石,东据漓口,东西交通,甚为紧要。又有渡口凤林津,北渡河可至鄯州。”

“广武梁,位于湟水入河之处东侧,西通鄯州,亦尤为重要。”

“平夷守捉城,在凤林县与河州之间,挡大路通道,亦得置一军。”

“渭水河谷……”

邵树德一口气指出了五个重要节点,这都是要驻军的。

防御是一个体系,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大军往关城里一驻扎就完事了。事实上这是不够的,关城一般只是挡着最大、最好走的路,周边还有小道,也必须筑寨戍守。有的可能只能驻扎十几个人,那就是一个烽子,但也是防御体系的一环。

就像狄道县的驻军,如果吐蕃入寇,很大可能经大来谷,因为这里最适宜屯驻大军,解决饮水、樵采、牧草等多方面的难题。所以平时要在这里筑寨,寨子里的守军归狄道镇将管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