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星夜来告(2 / 3)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52 字 2022-11-11

一丁授田一百五十亩,另给牛羊、农具、种子。

无奈这些大老粗们只会打打杀杀,种地实在太难为他们了。于是乎,行营方面不得不派兵北上,招(抓)募(取)流民,给他们种地。

好在从建极二年算起,府兵们还有五年的缓冲期。期间照常发军赏,不至于生活不下去。至于部曲,慢慢抓好了。

当然,在抓部曲的时候,或许可以催一催朝廷,将愿意留下来当府兵的军士家人也搬迁过来,充实安东府四县的户口。

没有人,什么都是空的,更别说来自中原地区的人口了,他们对于从文明朝野蛮退化的安东府而言,至关重要。

「殿下!」旁边走来一人,大呼道。

「何事?」邵嗣武转过头来,问道。

符存审瞟了来人一眼,原来是原归义军将领曹议金。

归义军这个藩镇,已经献土纳降,沙、瓜二州接受朝廷直接管治,符存审是知道这事的。而藩镇散了,人却还在。说句不中听的,归义军的很多将官、军士都成了张淮深女儿的「嫁妆」,投奔了邵嗣武。

圣人对此事是默许的,并没有阻拦。可能是因为安东府面临的局面实在太过复杂,需要支上下一心、如臂使指的团队吧。

曹议金先对邵嗣武行了礼,然后又对符存审行礼,完事后方道:「儿郎们抓获了两名贼人,他们却口口声声称自己为信使,有要事相告。」

曹议金口中的「儿郎」指的是安东府州兵,共三千余人,是过去一两年间慢慢组建的。其中一半乃原归义军士卒。

这支州军,理论上也归符存审管辖,但实际上主要是邵嗣武的指挥。他是名义上的主帅,这么做名正言顺。

「贼人?信使?」邵嗣武皱眉道:「可曾吐露身份?」

「不曾。他们一定要见到殿下方肯说话。」曹议金说道:「儿郎们没有动粗,将这两人带回来了。」

「那……就见一见吧。」邵嗣武下意识看了眼符存审,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便说道。

「可能是北边来人。」符存审说道。

「渤海国?」邵嗣武一惊,问道:「那为何遮遮掩掩?可是渤海国出了变故?一力支持咱们钱粮的乌相倒台了?」

如果是渤海使者,又这么一副机密的样子,只可能是乌氏的人了。

其实渤海国如今内部也很分化。国相乌烟度当初把夏人找来,并许多资粮助他们站稳脚跟,目的也很简单,帮渤海打契丹。

但夏人来了之后,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安东府编户齐民,星荒放牧,发展生产。

诚然,夏人也与契丹交战,但规模很小。往往斩首不过百人的小胜,愣是吹成大捷,然后以此为凭,让渤海国速速发运粮草物资过来。

渤海人一开始还很兴奋。但时间长了,也看出了问题。

契丹人看着不像被夏人重创的样子,反而精神头很足,继续猛攻渤海。再暗中查探一番,顿时明了了:合着他们这是引狼入室,夏人也不是什么好鸟,打契丹只是附带的,占地盘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这样一来,渤海内部的态度就迅速分化了。

有人认为,该暂停发运物资,催促夏人大举北上,攻伐契丹。如果他们不愿意,就不再花费钱粮了,至少要减少开支。

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渤海国在对抗契丹的战争中愈发吃力,屡遭失败,大量城邑被夺,人口、财货被掳。单靠他们自己,对抗不了契丹几年了。如今更应该拉拢夏人,不能与他们搞坏了关系,否则将没有任何外援

的可能。

两派人的争执不仅仅是出于公心,还涉及到了党争,这就让事情进一步复杂化了。

安东府与渤海国每年都要来往几次,慢慢也了解了他们内部的情况。邵嗣武说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