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战略目标(2 / 3)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239 字 11个月前

果子吃。因此,攻下一两座大城的机会还是有的,全取六城么,臣以为不太可能。”

崔邈的意思是,今年出兵稍晚了一些。

高仙芝七月份已经抵达怛罗斯了,而夏军先锋七月下旬才出发,时间不太够。

但这也没办法,毕竟六月下旬才击败萨图克,不太赶趟。

如果在费尔干纳逗留过久,敌人知道你归路已绝,即便不考虑军中士气,问题也很大。

理论上来说,波斯人可以调集重兵,甚至从其他地方感召吉哈德,以优势兵力将你围歼。

“陛下,臣以为最迟九月中,就要走了。”杨爚说道:“若实在舍不得战果,可遣杨都头领兵留守,呼应另外两路大军,但圣驾必须离开。”

此言一出,很多人看向杨亮,窃窃私语。

杨亮虽然勇,但他不是傻子,知道杨爚不轻不重地敲打了他一下。

“嘭!”邵树德拍了下桌子。

议论声停下来了。

“阿啜,你曾与朕提起过呼罗珊大道,不妨与其他人也说说,从拔汗那往安西,还有哪些路,又该怎么走。”邵树德说道。

圣人居然给他表现的机会,阿啜受宠若惊,立刻起身,道:“大汗,附近的呼罗珊大道分两支……”

在阿啜的介绍下,众人大概清楚了波斯驿道的走向,核心在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是波斯重镇,呼罗珊大道上重要的商业城市。

城池规模很大,有城堡、内城和外城三重,开有四座城门,东门被称为“秦(s)之门”,即中国之门——后世出土了秦景公之墓,其中有来自中亚的宝马陪葬,可见域外国家当时已能接触到秦国,古印度当时把中国称作ca,便是秦的发音,传到阿拉伯,变成s,再到希腊,变成th。

当然,最早在秦穆公时期,古印度的梵文中就有把中国称为“秦”的记载了。

毕竟是春秋霸主之一,影响力大,又处于最西边,西域的国家当时也没条件接触到其他霸主,所以古印度便以为秦国是整个中国,忽视了齐国、晋国、楚国等其他国家。

秦门东面,有一个叫扎敏的小镇,是呼罗珊大道的交汇点。从这里出发,经沙什(塔什干)、白水城(奇姆肯特)、怛罗斯(塔拉兹)、库巴勒(碎叶,即托克马克附近)到达上努舍疆,一共86法尔萨赫。

上努舍疆为波斯人眼中的中国边界,位于伊犁河谷内。

法尔萨赫是里程单位,约合6.24公里。

从扎敏出发,还有一条路,即经萨巴特、俱战提、拔汗那、固巴、窝什、乌兹坎德,一共62法尔萨赫。从乌兹坎德出发后,就进入开发较差的部落区了,经艾特巴什,一共走八天,同样抵达上努舍疆,这也是呼罗珊大道的终点。

整体来看,第二条路要艰难一些。

按照唐人的记载,这里其实是葱岭北原路线,核心要点在热海(伊塞克湖),冬天亦可通行。

十九世纪《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俄国代表之一、驻伊犁总领事扎哈罗夫承认:“中国人拥有伊塞克湖地区,这里有伊犁通往喀什噶尔最方便的道路。”

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要夺取伊塞克湖。

半个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没了之后,清代南疆、北疆之间的军事交通就必须绕路塔里木盆地,十分麻烦,新疆首府也无法继续设在伊犁。

“陛下,这里很多是山路,崎岖无比……”崔邈一听,立刻说道。

杨爚这次没说话。

作为核心高层,他当然知道这条路。事实上前天圣人还派了使者走这条路,与热海突厥进行联系。

这条路也确实可以在冬天通行,但在他看来,走商队没问题,通行大军就比较麻烦了,队伍会拉得很长,周边环境又很复杂,比较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