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准备发动(1 / 3)

董书恒这次办婚礼,由刘明远担当筹备委员会的主任。

刘家是董书恒身边的第一近臣,刘明远与董书恒之间名为主仆,实际上董书恒一直将刘明远当长辈看待。

这半年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嫌,老刘离着权力圈越来越远。很多事情都是放手给底下的人做。

商务部的事情,平时都是副部长在管,公司那边也都是放手公司的人管理。

董书恒也知道,有人在私底下谈论,刘家横跨军政两界,在淮海军中权柄过重,有僭越之嫌。

对于此事董书恒还专门找老刘谈过,他没有任何试探,就直接跟老刘说了这事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刘能够打消顾虑。

话说开了,总比窝在心中要强。

董书恒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似乎不符合帝王心术。

但是他更明白,把事情窝在心中,只会让双方之间的猜疑隔阂越来越深。

就像是一块肉,把它包起来,它就会慢慢地腐烂变质,反而是敞开来后,它会慢慢风干,成为一块可以长期保存的腊肉。

历史上很多开国帝王与功臣之间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互相试探一步步加深相互之间的猜疑,最后不得不从肉体上将对方消灭。

实际上,如果觉得手下的权柄过重,直接告诉他不行吗?给人家换一个待遇足够好的岗位退居二线就好了。

真正要造反的又有几人呢?这一点人家赵老二就做的蛮好的,把弟兄们召集起来,喝点酒,完了把话都说开了,这样不是蛮好的吗?

董书恒跟老刘谈过之后,老刘主动提出要退二线,青北、青南能够跟着董书恒出人投地,刘家就已经知足了。

董书恒也同意了,老人家为了董家忙活了一辈子,也到了要享受的时候了,原来是淮海军手底下没人,没有可信任的人,只能让老人家处处顶在前面。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淮海军一步步做大,手底下的人才越来越多。

两江之地本来就是人才荟萃之地,随着淮海军的做大,很多读书人都倒向了淮海军。

这些人已经对清廷失去希望,在对淮海军忠诚上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可能还不适应淮海军的管理方式。但是现在他们已经融入到淮海军的体系之中。

最近一段时间,刘明远一直在交接工作。现在已经交的差不多了。最近正好没事情,刚好过来筹备董书恒的婚礼。

董书恒父亲不在,刘明远就像董书恒的叔伯一般。刘明远自己也觉得这事儿得他来管。

为了不影响总部的工作,刘明远特地下令从各地借调了一些人来帮忙。

这些人主要是负责接待工作。这次来参加婚礼的人很多,需要大量的接待人员,不然就全乱套了。

小高兴因为在博物馆工作,平时做的就是接待人的事情。

而且这孩子虽然小却是擅长察言观色,而且非常的健谈。

所以筹备组也将他借调过来负责接待工作。

他每天奔波在码头和招待所之间,忙的脚不沾地。

心里却是非常开心,总统结婚,他都过去帮过忙,这个牛皮可以吹一辈子。

今天他在码头上接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女子有些眼熟,问了同行的接待员才知道那是大上海有名的歌手。

歌手这个名字是通过报纸才流行起来的一种称呼。

叫人家戏子,总有些贬义的意味。

听了那人的解释,高兴心中不禁有点失落。

因为,他觉得那个女子的背影非常像自己失散多年的姐姐。

也许是自己跟姐姐失散的时候年纪太小了,没记清楚?

高兴在心中安慰自己。

既然同事已经证实那不是自己的姐姐了。高兴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