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车行(求票!求订阅)(1 / 4)

天津城基本上没有爆发战斗,因此并没有遭到什么破坏。

现在的天津老城还是那个样子。

华夏建立之后,天津没有什么变化,反而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老城比以前略显萧条。

倒是塘沽新城的变化非常大,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这里已经被定位为今后新京的商业中心所在。

无论是扩建中的港口还是已经开建的铁路都预示着这里将会迎来一场重大的发展机遇。

商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大量北方的商人聚集到了塘沽新城,他们都想在这座新城占下一块地盘。

甚至就连山西的商人都闻风而来,向来以抠门著称的山西商人,竟然愿意花大价钱在塘沽新城买地建商铺。

刘文锦刚刚从夏宫述职归来。他将担任新京市天津地区的负责人。

他这次去夏宫是找董书恒汇报未来塘沽新城的规划的。之前的塘沽新城只是有一个雏形而已。

当初董书恒从北方撤离,留下一个塘沽新城在这里,就是为了方便淮海公司的商品在北方转运销而已。

塘沽新城位于天津老城的东部,沿海而建。在这里原来的港口正在扩建当中。铁路将直接联通的港口。

让这里能够做到水陆联运,在交通上具有重要的优势。这里将主要发展轻工业以及商业。

重工业的中心在北边的滦州,两者交相呼应,相互补充。

这里将有几个国属企业将要落户,一座大型纱厂、一座大型的纺织厂、一座制药厂、一座大型的食品加工厂还有一个原来长芦盐场改造而来的盐厂。

这几个国属企业的创建算是华夏政府对天津新城的扶持。

刘文锦这次进京除了落实这几个项目之外,还向董书恒请示了自己的几个建议。

他准备在塘沽新城建立一个大型市场,就类似于扬州的大市场。这个大市场将打造北方的商品集散中心。

天津这个地方向西联通山西陕西,向北可以联通草原,与关外和朝鲜都隔海相望。

从地理上看,可以算作是北方的中心。

这个提议,董书恒是同意的,在天津建立这样一个大市场确实非常有必要。

但是董书恒并不准备将其建成国属的企业,而是希望天津地方的上的商人自己筹股建造。

董书恒不希望在经济建设上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全靠政府的投入。

要想经济真正繁荣起来就要将民间的资本充分调动起来。

事实证明,华夏民间还有大量的财富。如何将这些财富调动出来,转化为生产力,将是董书恒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

刘文锦的这个项目可行性非常地高,他要是带头认股的话,这个项目还是很容易就能筹到钱的。

所以,刘文锦自然不是想跟董书恒要钱,这个项目董书恒能够放给北方的商人来做,他们估计高兴还来不及。

可以预见,以塘沽新城的定位加上交通优势,这个大市场一定会大赚特赚的。

另外刘文锦还跟董书恒汇报了一些塘沽新城的规划问题。

董书恒则提出了“招商引资”的概念。他告诉刘文锦要搞活一个地方的经济就要会“招商引资”。

所谓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塘沽新城的定位如此之好。

自然会有大量的商人到这里发展。到时候不需要刘文锦做什么,这些商人就会将这里给发展好。

这个刘文锦做生意可以,搞经济也是一把好手。

董书恒希望刘文锦能够在塘沽带头创办企业。带动北方的商人投资工厂,而不是仅仅做倒卖的商人。

北方的商业一直不如南方,董书恒认为,这是因为北方的商人一直从事的都是南货北运,或者是将北方的特产倒卖到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