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布兰德尔报告(1 / 4)

董书恒心中猜想石达开怕是看上了南掌地区优越的条件。

这里的河流纵横交错,属于热带地区,四季温暖,非常适合耕种,虽然处于高原地带,但是海拔并不高。

最主要的是这里现在都是一些小势力,就如同西南地区的土司一般。

太平军根本就碰不到像样的敌人。

这真是一块可以安心发展的地方。

他以为董书恒管不到这个地方了,因此他也不准备要董书恒的支援了,他只要这个地方。

他想让手下的弟兄们安稳下来,给他们一个家。

但是他低估了董书恒的野心。

在董书恒看来,藩属国的土地从法理上来说是属于华夏宗主国的。

越南王国私自侵占南掌和真腊都是非法的,那么现在我宗主国要将其收回来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光是南掌地区就连现在被越南灭掉的真腊也应该收回来。

所以他石达开就得让开。不仅他没有达到董书恒制定的目标,而且他也挡住董书恒的道。

南掌、真腊,连在一起华夏就有一条纵贯东南半岛的通道。以后那些藩属国还有哪个能逃出华夏的掌控呢?

会议室中文祥继续介绍藩属国的情况。

南洋的兰芳国请求成为华夏的内附藩属国。

纳土纳王国张家请求内附华夏。

婆罗洲的戴燕王国吴家请求内附华夏。

苏门答腊岛的婆罗国何家请求内附。

……

因为华夏在这两年来在南洋地区的经营以及对这些家族的支持。

这些南洋的大家族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他们在经济上已经跟华夏牢牢地捆绑起来了。

文祥说的这些国家很多董书恒自己都没有听说过。

也许有些历史上存在过,但是后来被殖民者解散了,现在又从新建立了起来。

现在南洋的华人有几百万,在南洋也是一股很大的势力。

过去很多华人在南洋都是殖民者用来牵制当地土著的棋子。

有用的时候,能够作为殖民者的跟班,一旦殖民者感觉华人的势力太强的时候,就会联合土著一起打压华人,收割他们的财富。

但是过去两年淮海公司的手伸到了南洋。

董书恒趁着英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黑海。大力发展在南洋的实力。

他先是通过贸易将南洋的的家族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

南洋的大家族通过向华夏转运粮食、木材、矿产、香料等物资,换回丝绸、茶叶、瓷器等紧俏商品在南洋销售或者是转卖给西方的商人。

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他们学习淮海公司,在南洋大量置办产业。建立矿山、或者种植园。

然后利用从华夏偷偷购买过来的武器,在这些矿山和种植园中武装家族的子弟。

最后,他们将自己的财富和家人都转移到了这里。

当初还是淮海军的时候,董书恒就给他们派遣教官,还在自己的军校中帮助他们培养家族子弟。

逐渐的,南洋的华人不在那么的懦弱而卑微。

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爪牙。对于殖民者的强取豪夺,他们可以说不。对于土著的抢劫,他们有实力坚决地反击。

这次之所以会一下子冒出那么多的华人国家,董书恒自然是知道原因的。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他自己策划的。

华人的实力变强了,那么建立自己的政权就是应有之意,不然没办法将人凝聚到一起。

后世的华人在南洋为什么总是遭到清洗,还不是没有掌握国家政权?

董书恒也不可能将南洋全部都变成华夏的。他还想做地球球长,可是那不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