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大华夏圈初成(1 / 3)

实际上,南洋地区现在成了这样一个形势。

跟英国人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英国人的发展思路就是典型的海洋政策。

他们更加重视的是海权。

董书恒知道英国人虽然是世界霸主,但是在对外政策上总是反应比较迟钝。

这与英国国内的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英国人只能算是一个海洋霸主,他们一直想将陆地霸主地位也抢过来。

所以他们一直压制欧洲大陆上的陆军强国。

这个世界上的陆地霸主只能够出现在亚欧大陆上。

就像后世毛熊和鹰酱就就是一个是海洋霸主,一个是陆地霸主。

毛熊的经济已经都衰弱到了那样的地步,还被鹰酱视作他们的头号威胁。

而我们哪怕是经济世界第二,依然只能算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鹰酱一直要打压毛熊。

这跟毛熊地理位置有关。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国。

历史上很多强国都想对沙俄动手,但是呢?

拿破仑那么厉害,不还是在沙俄折戟沉沙了吗?

还有后世的那个战争狂人。

沙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失误都可以导致他们灭国。

但是他们却都支撑下来了。

这就是陆地霸主的优势所在。

那是因为他的容错率很高。

他们拥有广阔的国土,哪怕是丢失了大半的国土,他们依然能够屹立不倒。

反观那些海洋霸主,他们就不能够失败。

大航海世代以来先后出现了几个海洋霸主。

从西班牙人到荷兰人,再到英国人。

海洋上的霸主几易其主。

像法国人这样既想做海洋霸主又想做陆地霸主的国家是最惨的。

历史上,巴黎被攻破了多少次?

所以英国只能做海洋霸主,而做不了陆地霸主。

英国人体量太小了,他的主体民族盎格鲁萨克人的人数也不足以支撑他们成为一个陆地霸主。

这就让他们在南洋与复兴军的博弈中处在被动的地位。因为复兴军不需要海军去维持全球的贸易路线。

英国人想要在海上与复兴军决一胜负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海上失败了,复兴军的根本也不会动摇。

复兴军当前的对外贸易大部分都是在家门口完成的。

因为复兴军现在的出口产品很多都是独家的,不需要自己送出去,自有外国的商船来运输。

英国人哪怕是要封锁复兴军的海陆,也不能够断绝复兴军的对外贸易。

而且,董书恒现在建立的大华夏圈已经有了雏形。

在东亚地区,复兴军自己就拥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大量的人口。

因为不断地对偏远地区迁移人口,现在复兴军管理的区域内的内需很旺盛。

因为移民到了一个新地方去,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

他们需要大量的生活资料。而这些东西为后方工厂订单。

另外,华夏周边的藩属国基本上都是复兴军的市场。

日本幕府现在依然在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华夏成为了唯一能够进入日本内部销售商。

大量华夏商品的输入确实也在改善着幕府以及各家大名治下百姓的生活。

所以现在的幕府百姓对华夏的商人充满感激。

唯一受到打击的就是原本日本自己发展起来的手工业,还有日本的商人阶层。

但是华夏这边也给予了这些人以补偿。

那就是这些人现在可以从日本走出来,在华夏经济圈内发展。

复兴军的海外移民政策也带上了日本人和朝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