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打几个炮……(2 / 4)

在做兵部主事的时候就能把我大明所有的将领,还有大明的山川河流、道路湖泊记得清清楚楚。”

“如今管着吏部,那想必对文官们也清楚了,你且说说看,这名单上的人围观如何?”

“朕相信你有这个本事!”

“呃,多谢陛下夸赞……微臣勉力为了……”

如果换做其他人,这个时候肯定是哭笑不得,一方面是陛下的信任、器重和夸奖,

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呀!

天下的文官那么多,想要做到成竹在胸,那真是太不容易了!

仔细看了看名单,发现这些大多都是京官,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陛下,那微臣就从上到下开始吧?”

“可。”

“陛下,宗人府经历卓敬,官职六品,少时聪颖绝伦,博学多才,诗词宏丽,文章奇拔磊落,

明洪武二十一年榜眼及第,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为人耿直,不避权势,当时朝廷制度还不完备,诸王的服饰、车马模彷太子,

卓敬曾经向太上皇谏言,道“京城为天下效彷。陛下对诸王如不趁早分辨等级、威严,而使他们的服饰与太子相同,从而嫡庶混乱,尊卑无序,何以令天下?”

太上皇听完之后也非常认同,并且下令礼部考校诸王服饰车马,以及礼制。”

“此人立朝康慨,美丰姿,善谈论,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博究。”

朱允熥点点头,笑道:“照你这么说他还真是一位人才了,六品……那就让他去户部,做个员外郎吧。”

员外郎是正五品,这就相当于擢升了了两级。

“是,微臣遵命!”

“陛下,张紞以明经考中举人,为东宫侍书,才识通敏,洪武十二年冬,升通政司左参议,试左通政。

洪武十五年,云南平定之后,他出为左参政,后来他曾经一度辞官,太上皇还曾经赋诗二章赐给他,后来受到朝廷的启用,担任云南左布政使。”

“洪武二十年春,他来到京城觐见太上皇,太上皇称赞他行为天下第一,特令吏部不用考核,并且在宫中赐宴及道里费。

张紞任职云南十七年,土地贡赋、法令条格皆所裁定。民间丧祭冠婚咸有定制,务变其俗,很有成效。”

“嗯,说的不错……”

朱允熥知道此人在建文帝的时候担任吏部尚书,

后来举荐了大明第一位内阁首辅杨士奇,并且在朱棣夺得皇位之后,此人自经于吏部后堂,妻子相继投池而死。

“赐他文渊阁学士之名,以勉励其行!”朱允熥道。

齐泰想了想,知道这是陛下恩荣,也就赞同领命。

“陛下,姚善性格耿直,仪表英伟,善谈论,洪武初年,由乡举荐入太学。历任祁门县丞,卢州、重庆同知。

如今担任苏州知府,自从此人去到苏州,主政公允,能够把握大局,不制定苛刻繁琐的条令来管理民众,诉讼之事因此逐渐减少。

使得苏州百姓逐步改变了对朝廷的看法,吴中大治,因守卫苏州者前有季亨、魏观,后有姚善,他们三人也被称为姑苏三太守。”

在靖难之役中,姚善组织苏、松、常、镇、嘉兴五府兵勤王,还把黄子澄的两个儿子改了籍贯姓名,藏匿起来,

姚善率兵死守,一直不肯投降,最后,因部下反叛,乘姚善不备,将他缚住,献给朱棣。朱棣以高官相诱,劝他投降,辅左自己,可是姚善至死不从,被杀,他的儿子四人也被发配边疆。

朱允熥踌躇了一下,最后叹了口气道:“此人如此善政,不可多得啊,苏州如今还需要他,那就官升一级原职留任吧。”

“王忠,把朕平时所写的字挑一副好的赐给他!”

“哦哦,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