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闷声作大死(2 / 7)

,包括高欢在内的众多手下,也都是暗流涌动!为尔朱荣权倾天下的时代所布局谋划。

宇文洛生就是死在这股暗流中的倒霉蛋!

仓垣城城头,尔朱荣眺望远方,嘴角挂着笑容,他正在这里守株待兔,等着陈庆之带兵前来。白袍军是沿着河道走,他们则是坐船,速度自然是前者不能比拟的。

白袍军哪怕再猛,也是客场作战,失去了元颢麾下的杂兵支持,他们也很难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对于这一点,尔朱荣看得非常明白。

“贺六浑,你可知本将军为何要屯兵仓垣么?”

尔朱荣转过身来,看着他身后的高欢,笑眯眯的问道。

“末将不知。”

高欢确实不知道,他带兵的能力还可以,但是打仗的本事不太行。而尔朱荣的战略眼光,显然高了他不止一筹。

只是尔朱荣为什么要问高欢这种问题呢?难道他不知道高欢不可能在这方面给出什么好建议么?

尔朱荣其实是知道的。如果高欢连打仗也很有能耐,那尔朱荣就真的不敢信任高欢了,就好像现在翅膀硬了的刘益守一样。

尔朱荣对刘益守态度的改变,就是因为对方带着鱼腩一样的兵马,越打越强,几乎是一路超神到睢阳,几乎是靠着一己之力闯出名堂来!

试问谁会对这样的人不心存敬畏?更何况,刘益守是这么年轻,他完全耗得起,甚至可以用二十年时间去把现在这一代英豪都耗死!

“仓垣城以东,就是小黄城。沿着睢水南下,就是睢阳。我们,并不是要让陈庆之跟刘益守死磕,你想想看,万一刘益守打不过陈庆之,投降梁国怎么办?”

听到这话,高欢默默点头。不得不说,刘益守确实有投降梁国的动机,几乎可以断定他有这样的“备选”。

甚至是首选。

尔朱荣的猜疑不是没有道理的。元子攸死了,能够给刘益守“官面上”保护的牌面没了,他还待在魏国,难道是打算来洛阳跟尔朱荣一起吃年饭?

这是个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当初刘益守那么看不惯元子攸,为什么没有折辱这位,没有废掉这位?

因为元子攸可以让刘益守的队伍成为“魏国禁军”,可以给他封王,甚至还可以一口一个姐夫的造势!

现在这些都没有了,也就是说魏国无法再给刘益守任何明面上的帮助,只有没有尽头的义务!

“所以,大都督是要……”

“没错,我们挡在仓垣城,陈庆之就没法沿着睢水南下到睢阳。他必须朝正南面行军,沿着蔡水走。然后,我们就在南面的扶沟城等着他们。

那时候,陈庆之会发现又没有路走了,他不得不再次偏离行军路线,再次往西北走。”

高欢回忆了一下,再往南,就到了魏国在南面的大城襄邑。

“然后我们再到襄邑去拦截白袍军,让他们继续往西北走,继续远离回归梁国的线路,对么?”

这一瞬间,高欢领悟到了尔朱荣用兵的“猥琐”思路。

你不是牛逼么?那行,我就是不跟你正面交战,但是我在你行军的必经之路上,在关键节点卡着你!

要么你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跟我死磕,要么,你就偏离行军路线,我会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如果在一般情况下,陈庆之是可以杀个回马枪的。可是贺拔岳的人马却一直跟着他们,不疾不徐的。你要反杀,他们就往后退,你走多少他们退多少,等你掉头的时候,贺拔岳就回来了!

这是尔朱荣当初交代贺拔岳的行军方略,说白了,就是“保持接触,避免战斗”!

在白袍军将士急切回梁国的氛围下,陈庆之就是想打大战恶战,谁又愿意跟逼迫并不急切的敌人死战呢?

而尔朱荣则可以利用魏国官府的资源,水路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