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萧氏多孝子,江南多好臣(2 / 4)

沿着淮河往上游走,顺流而上,沿途都不作任何停留。其中一艘楼船上,刘益守站在船头,眉头紧锁,似乎是在考虑什么难以抉择的问题。

“主公,此番我们就带着几百白袍旧部,会不会有点危险啊?”

源士康站在刘益守身后,小心翼翼的问道。

从寿阳到襄阳,沿途还算是顺利。只不过,襄阳南面很不安全。江陵以南的巴陵郡(岳阳),乃是萧绎出兵的桥头堡。萧绎在此地屯扎重兵,以王僧辩为大都督。

之前萧衍多次命令萧绎移镇江州,萧绎都以“湘西豪酋蠢蠢欲动,不宜轻动”为由,抗拒朝廷的命令。

“我所忧虑者,唯有江陵而已。估计我们到襄阳时,萧绎应该已经将江陵控制下来了。到时候萧绎如果想不开要攻打襄阳,那真是麻烦大了。”

刘益守忧心忡忡的说道。任何策略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现在他们就是在跟那些藩王们拼速度。

带几万大军西征?

拜托,如果那样的话,谁都知道刘都督要去襄阳把萧詧等人接回来,然后玩尊王讨逆那一套把戏了。

现在萧衍那几个儿子都举起反旗,不过是因为萧纲坐稳了皇帝的位置,对所有人都不利。

所以那些人没有纠结刘益守究竟是不是弑君的人,没有纠结手握重兵的刘益守是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反正,刘益守不姓萧,没法自己登基称帝,这些藩王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攻入建康,哪里有心思去管刘益守窝在淮南干嘛啊。

只要刘益守不投靠萧纲,不挡他们的道,那么暂时还轮不到收拾他刘都督。

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刘益守才没有将所谓的“遗诏”公布出去,甚至都没有直接举起反旗明火执仗的跟萧纲对着干!

只要不调动兵马,就可以让诸多藩王放松警惕。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这才是用兵的策略啊。哪有那种“大声密谋”后去偷袭的啊!

当然,这些源士康肯定不懂,说了也是白说。

对于刘益守来说,情报和时效性,才是用兵的第一要务,其他的因素都是围绕这个而来的。别的策略先不说,源士康这种把自己身边的兵马搞得多多的,绝对是个心理误区。

“主公,前面是北义阳郡,到了渡口,我们要下船,再往西边没有水路了。”

王伟走到刘益守身边拱手说道。

“嗯,这一路还挺顺利的嘛。”

刘益守微微点头。

按他的脾气,直接把萧衍的遗诏爆出来,然后纠集两淮的兵马一路杀奔建康,多么快意恩仇!

然而,小不忍则乱大谋。接回萧詧和萧欢,是利用他们的名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既然喊着“尊王讨奸”“拨乱反正”,那可别自己先乱了。

该做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怎么了,还有事?”

刘益守好奇问道。他发现王伟还没走。

“主公,我们这波人是什么心思,大家都知道。如今我们反而成了完成萧衍遗愿的人,给他当忠臣孝子,这不是……”

王伟想了半天,不知道要用什么样一个词去概括为好。

“大概就是做贼的,帮苦主家去追赃吧。”

刘益守无奈笑道。

王伟抚掌大笑道:“属下就是这个意思。为萧衍出头,怎么也轮不到我们这帮从北面来的啊,这事也太可笑了。”

“萧氏多孝子,江南多好臣。咱们这帮外面来的贼,终究还是比不上建康的家贼。”

刘益守微微一笑,他也是没想到萧衍说死就死了,什么后续的安排都没搞定,丢下一堆烂摊子。

这次带着数百白袍旧部出兵,刘益守命于谨守寿阳,统一调配兵力。其他各将依旧是戍守各郡大城,并不出兵建康,亦是不会去支援萧范。

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