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苦海行(6)(2 / 4)

黜龙 榴弹怕水 5230 字 2022-03-20

彻底河清海晏了——王代积干净利落的结了案,而经此一案,关中地区,除了陇西和北面毒沙漠边境一带,所谓关中平原核心区,再无总管州。

地图都看起来清爽许多。

诚如某人说的那般,关中勋贵十数年不闻政务,不敢说文恬武嬉,但也到了一定份上了,面对着圣人的泰山压顶和穆国公这么一个让人无语的口子,终于是一败涂地,任人鱼肉。

至于王代积,也正式因此大功,得授汾阳宫使,即刻走马上任。

这个职务任命,非常非常有意思。

首先,汾阳宫虽然在汾水源头,在太原还西北面,比较偏僻。但事实上,这個行宫是很有历史渊源和军政地位的,因为南唐衣冠南渡后,成功在北方取得最终局面的,乃是大魏前朝的前朝大晋,而大晋正是从苦海边地崛起的,并在汾水源头立业。

而后来包括大魏在内,北方诸政权皆与大晋有军政文化承袭事实,也都对这个地方有特殊的军政安排。

那么考虑到这次出巡关中的顺利,以及东都本身还在修各种玩意,所以,这个任命一出,大家就都知道,圣人很可能是准备回去的时候要过大河,看一眼河东和更北面的苦海边地。可能还要趁机召见一下苦海两岸的北荒军政人员与巫族百姓。

这倒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其次,对于王代积本人而言,这个任命也意义非凡。

刚刚就说了,汾阳宫地位特殊,它不光是有行宫宫殿,而且因为靠近边地,有震慑北荒、巫族的现实需求,所以同时设有武库和数千屯兵。故此,这么一个任命绝不是什么虚职,反而是一个军政经济一把抓的小号总管。

考虑到这个职务同时还达到了正五品登堂入室的关节,而且能在之后数月继续直接服务于圣人,那么完全可以说,王代积要飞黄腾达了。

或者讲,人家已经飞黄腾达了。

七月上旬,王代积匆匆离开大兴,前往上任,连请张行、李定喝杯酒都来不及,堪称忧心王事。也就是这个时候,张行开始再度考虑要不要抽空去一趟太白峰,结果正想着呢,没两天功夫,可能是觉得大兴跟东都太像了,又或者天太热了,圣人忽然下旨,直接往西北而去,到他当日接受西部巫族降服的陇西受降城一带巡视,顺便再度接见降服的巫族诸部首领。

众人目瞪口呆,陇西那里,尤其是圣人昔日受降巫族的受降城基本上是毒沙漠和北海边上了,距离大兴足足几千里地……你圣人坐着观风行殿自然是可以快活,甚至还能趁机避暑,其他七八万人又能如何?

你倒是去汾阳宫好不好?最起码回东都的时候也近一点。

说句难听点的,那样的话死了都能葬在熟地。

但是,这个时候的圣人连续在东都战胜了南衙,扫荡了关中勋贵,正是势不可挡的时候,谁能反抗?

于是乎,七八万人的西巡队伍无奈,扔下了舒坦的大兴城和关中膏腴之地,开始冒着烈日和暑气,沿着渭水向西北开拔。

这倒是不用张行再纠结什么太白峰了,立马又恢复了行路状态。

而且这一次,张三郎在西巡队伍的近侍侧,变得更加广受欢迎——说起来荒唐,因为此时天气已经变得太热了,而关中地形却又一马平川,所以西巡队伍每日赶路虽然很利索,却未免一个个累得要死,上面的贵人和大员们自然随时有冰饮,可下面的宫人、侍从、兵丁中暑者却数不胜数。

这其中,张三郎几乎是唯一一个愿意放下身段,无条件给底层宫人、太监、士卒做冰镇饮料的中级修行者。

什么叫及时雨?

什么叫雪中送炭?

什么叫荒年之谷?

字面意思上暑天送冰的张三郎就是这种人!

一时间,张三郎更加如鱼得水,从宫人到金吾卫,从上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