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封官拜将(2 / 4)

顽贼 夺鹿侯 1 字 2022-05-20

南、河卡、乌兰、都兰、格尔木、大小揣旦等地放牧,开放贡市发给金牌,和硕特部愿以万骑归附、年年进贡。

坐在堂中左右两边杨耀和王文秀看完情报与书信,两名元帅府的定国将军对视一眼,面上俱是对国师汗的书信忍俊不禁,憋着笑不说话。

对元帅府的将官而言,这鸟信的行文可太令人熟悉啦……他们不可战胜的大元帅就是这么给崇祯皇帝写信要青海的。

如今卫拉特的国师汗也这么写信找大元帅要地,这不是做梦么?

倒是坐在旁边的张天琳没憋住,一拍大腿,当即对刘承宗抱拳道:“早打有早打的好处,晚打也有晚打的好处,大帅下令吧!”

一众将军们纷纷点头称是,局势非常清楚,人们的战争决心也非常坚定,只剩出战的安排了。

分明一辈子文官的周日强,也因受封怀远校尉而被迫穿上一身戎装,在堂中行礼道:“大帅,水师衙门正赶制军粮,三日之内运往南山堡,可支万军用度。”

同样受封怀远校尉的俱尔湾管事王琨也不甘落后,行礼道:“俱尔湾也能赶制军粮,这里更近。”

刘承宗面上露出笑容。

定下散阶的好处显而易见,散阶是分辨品级的方式,相当于享受什么级别的待遇,意味着元帅府终于有了官职制度,让这些不打仗的人也有了更多进取之心。

不过这同样也是管理混乱的特征,俱尔湾有牛羊米粮、水师衙门有鱼肉酥油,它们本该被归于一处加以协调。

各路将军,也该在兵部和旅将的统管下分配任务。

不过这样的军议,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只要元帅府跨过这个坎儿,兄长刘承祖和弟弟刘承运从河口前线调回来,元帅府的六署就有人管理了。

刘承宗心里对六署长官已有人选,吏署归父亲、户署是承运、兵署为大哥、工署为师成我、刑署给杨鼎瑞留着,至于礼署尚无合适人选,让他有点后悔。

该把杨鹤绑过来的。

他起身走向堂中舆图,道:“此次军粮事宜,俱归西宁府统管,各部加紧运筹,暂定三路驻军,两路出兵。”

说着,刘承宗指向舆图上的南山堡与归德城两处据点,道:“中军幕府建于日月山倒淌河,左旅帅杨耀二营进驻南山堡,伺机清扫河卡草原敌军;右旅帅王文秀二营进驻归德城,威胁黄南,协助左旅渡过黄河。”

二将当即起身应命,一同起身的还有左旅参将张天琳、杨承祖;右旅参将高应登、魏迁儿。

待六人坐下,刘承宗继续下令道:“屯田左旅帅谢二虎率二营看护南山堡粮道、屯田右旅帅巴桑,看护归德城粮道。”

二将随之起身,同样有其麾下瓦斯、小岱青;阿六、布赤起身应命。

这个小岱青是墨尔根岱青,最早占领海北的蒙古头子,随刘承宗南征出力不少。

从囊谦北归时因其早年为绰克兔的青海先遣头目,被谢二虎夺去部众,没能参与后续作战,直至此次战功封赏,才被重新启用。

给他们分配完任务,刘承宗才看向最后两个带兵的参将,黄胜宵和冯瓤,道:“两个材官营随中军幕府移驻日月山倒淌河。”

材官营就是过去的练兵营。

只不过曾经杨耀和王文秀麾下最精锐的练兵营,军士被分配到新编两旅四营里,如今的材官营只是重新整编后的普通部队。

材官本身在秦汉时期的地方预备兵员制度,同时也是步兵的称谓,而在刘承宗的元帅府,材官是士兵三阶兵勋中的最低一级。

在刘承宗构想中,未来的元帅府的军队应该由中军虎贲营、老兵野战营、海外屯田营、新兵材官营、河湟五镇营这五级军队组成。

以精锐老兵为根基,退役后投入河湟五镇训练民壮;考核优异的民壮被招募,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