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偶然(2 / 4)

顽贼 夺鹿侯 211 字 2023-02-07

门,守军也不敢放他们进去,一直等到双方打累了,跑得跑散的散,甘州营的鬼兵也携俘虏降兵撤出战场,城内才勉强收容了不到一百人进城。

当天夜里,李鸿嗣就决定,再也不跟刘承宗的军队玩心眼儿了,你们在城外爱咋折腾咋折腾,我不出去还不行吗?

结果第二天,刚睡着的李鸿嗣就被接替他的柳绍宗喊了起来:“大帅,城外贼兵拉了门红夷炮过来!”

李鸿嗣很长时间没好好睡过觉了,严重缺觉儿,被吵醒那起床气曾一下就上来了,火道:“红夷炮谁没见过,我手上还有三位平贼小将军呢,刘承宗有红夷炮,我知道!”

提起了平贼小将军,李鸿嗣更生气了,那本来就是他彷制的高迎祥版狮子炮,本来有二十门,在陕西平叛战争中无往不利,历年战时毁了十门,甘州一场乱战,打完仗退下来就剩三门了。

他退到凉州卫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军匠拿着炮做泥模,如今晾晒的泥模都快能用了,他要再造三十门出来,这种炮他用惯了,威力合适、顺手又放心。

但人家柳绍宗不知道刘承宗红夷炮,一听就瞪了眼:大帅很懂啊。

他连忙道:“那大帅你知不知道,你的平贼将军,跟刘承宗的贼将军,有啥不一样?”

李鸿嗣自问也是西北对元帅府军备比较了解的人,信口拈来道:“平贼将军比他的贼将军大!”

这话确实没说错,平贼小将军彷制的是高迎祥版的狮子炮,三百斤;刘承宗列装的铜狮子炮,是后来的流寇改良版,二百斤,威力和射程都略差,但是对后勤要求低,机动性更高。

柳绍宗闻言,神情有些古怪:“那大帅还是随我登西城墙吧,他的贼将军比你的大,大太多了。”

李鸿嗣登城,就发现城外从早前的两三千人轮换的围城营地,变成无边无沿的万众连营,前线的军队也零零散散地推进至离城四里,数不清的军士正埋头苦干,把几座营连接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壕沟。

在那些壕沟最前沿,只是粗略一扫,他就看见许多元帅府军官模样的人端着望远镜看向城头。

随着柳绍宗的指引,李鸿嗣终于看见他口中刘承宗的贼将军,那是一门体形近丈的生铁大炮,使用元帅军招牌式的双轮炮车,车轮宽得像柱子一样,成群结队的士兵正在帮那门大炮调整炮口。

李鸿嗣只是看了一眼,眼珠子就在那门炮上挪不开了。

他并不是没见过这样的炮,见过,大明在中央层面第一次彷制红夷炮,彷制的就是这种口径、长度的大炮,从船上搬下来的。

单在去年,朝廷给宣府一镇,就调了西洋炮一百三十七位,硝石十四万斤,但是在野战,尤其是西北战场上,根本用不着这样的炮……这玩意在官军手上根本用不着。

以至于李鸿嗣脑袋里,压根就没有这种炮出现在战场上的概念。

正当他因为刘承宗的二十斤大炮感到震惊的时候,刘承宗在城外端着望远镜,也陷入对凉州城的迷湖里——啥年代了,咋还有这么高的城呢?

凉州古城对这个时代的将领来说,谁见了谁迷湖。

军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成体系的因敌制宜,有矛就有盾,绝大多数时间实现动态的攻守平衡,当某个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就会在短时间里打破平衡,但最终随着技术扩散,平衡还是会回来。

城墙也是如此,在那个主要依靠攻城塔等方式压制城头守军的时代,城墙是越修越高,这座凉州城就是那个时代的遗迹,但这一趋势被蒙古人大量使用的回回炮改变了。

越高的城墙,意味着底基越厚,上面越薄,而且越容易被投石炮打出来的巨石击中……到明代负责防守和压制城头兵器的基本上都是火炮。

压制能力变强了,防守能力也变强了,这个时候再花费大量精力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