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安同(1 / 2)

刘宋汉阙 三林校尉 194 字 2022-05-04

科举一出,各地官员便知道这是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之前医者考核,也就是科举的试探考核。几乎是对每名医者都授了官,给社会阶级的流通注入相当强大的一股活力。

连医者都有如此大手笔的投入,那正儿八经的科举呢?

一时间,寒门子弟无不趋之若鹜。纷纷前去购买六科经义,以期待能从中悟出大道,脱颖而出,走上人生巅峰。

六科的风头一时无二。不光是盖住了之前建康发生的,只能在史书上寥寥记载几笔的腥风血雨,就连锦衣卫这个张牙舞爪的怪物都被很多人下意识的忽略,可以躲在暗处私下发育。

长安,两仪殿。

此刻的刘义真便在听从杜骥汇报各地情况。

“陛下,三十六书院已经开始招收士子。”

仅这一条情报,便让刘义真知道剩下的世家是真的服软了。

事实上。

世家的骨头本身也不怎么硬。

在眼睁睁看着天子血洗南方后,他们很默契的将头埋起来当鸵鸟,积极融入到新的时代中去。

书院的陆续开张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内学子的成分怎样?”

“禀陛下,大约有七成还是当地豪强子弟。剩下的学子也大都是家境宽裕的寒门,至于平民……倒还真的不多。”

毫无疑问,科举制在短期内还是上层贵族的天堂。

他们掌握的资源、知识、人脉,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同的寒门、平民硬生生的甩开一大截。

更不用说,他们的完全不一样。

一个六岁入学的孩子,可能豪门子弟都已经学完四书五经,但平民子弟才刚刚启蒙。

但是……

给他们一点时间!

贵族,终究是少数!

寒门和平民,才是帝国最大的基数。

只要时间足够,他们就会如沙漏一般慢慢聚沙成塔,成长为足以遮天蔽日般的力量。

“还有……”

杜骥说话的时候有些犹豫。

“怎么?”

看杜骥的神情,刘义真大致猜到对方想要汇报的事情。

“如今朕在士林中风评怕是不好吧?”

岂止是不好!

在士林当中,刘义真似乎都快成了亡国之君了……

“陛下,要不要让锦衣卫……活动活动?”

“……”

有些事,根本不用教。

连刘义真都还没告诉杜骥该怎么用锦衣卫这个机构,杜骥自己就已经摸的七七八八……

“不用,锦衣卫……只查官员。在野的那些士人,想骂就骂去!”

“那陛下的意思是要是有官员参与其中就可以抓捕喽?”

“……”

朕是这个意思吗?

不过想了想,刘义真还是默许了杜骥的说法。

在野士人和平头百姓想怎么骂就这么骂,刘义真还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

甚至一般的吏员刘义真都不会和他们计较。

但若是有品级,食皇粮,奉君祿的官员都敢逼逼赖赖,那就不是刘义真不能容人了。

“臣明白了。”

杜骥如是告退,而刘义真在琢磨片刻后,下诏将安同召入宫中。

安同自从携晋阳投降后,便一直默默无闻的当一個小透明,从不惹是生非。

如今听闻刘宋皇帝突然召见,也是惶恐不安。

“罪臣安同参见陛下,陛下恭安!”

“朕安。”

见安同还是一口一个罪臣,刘义真便知道其心中多半还是有些紧张。

也是。

一个异族将领投降汉人王朝,要是在两汉三国时或许很常见。但自魏晋以后,这种事情便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