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匈奴人?(1 / 2)

刘宋汉阙 三林校尉 2220 字 2022-07-30

崔蔚从郭逸家中出来后来到邺城城门处。

此时守护在这里的士卒并不是刘宋的郡兵,而是一排排身穿皮甲的世家私兵。

有几员身穿明光甲,将领打扮的年轻人看到崔蔚过来后快速来到他身边。

“堂哥,邺城的几个城门都已经控制住了。”

“周围的几个县城也都愿意投降!”

“现在只有馆陶县令还在抵抗,而且态度十分强硬!”

馆陶?

崔蔚皱起眉头。

“馆陶是魏郡东面的门户!西面的几个县不要紧,但这馆陶却是必须要握在手中的!”

其余人也是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知道此刻已经是到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地步,只有把事情做绝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调三千甲士随我去馆陶!”

崔蔚倒是不担心北方的朱超石和沈庆之这么快就能反应过来平乱。因为他起事的时机把握的很好,正是拓跋焘正式进攻河北的时候。

这个时候要是朱超石和沈庆之敢调头回来,势必会腹背受敌,遭到重创。

他担忧的还是在河间国就藩的河间王刘义隆。

河北世家这段日子之所以老老实实的,和刘义隆脱不开关系。

别看刘义隆平时都窝在封国据说天天忙着造人,打算做刘宋朝的“中山靖王”,但只有接触过刘义隆的人才明白这位诸侯王绝对不简单。

甚至有传言当年刘义真在北上收拾宋军的烂摊子时,曾暗中立下诏书让刘义隆接替皇位。

别管这是不是空穴来风,至少崔蔚在河北的这段日子里能明显感受到刘义隆带来的压力。

眼下,崔蔚能做的,便是在刘义隆做出反应前尽可能在魏郡站稳根脚,抵御可能到来的刘义隆。

策马狂奔

崔蔚在路上也询问起了那名馆陶县令的情报。

“此人并不是汉人。”

仅这一条便让崔蔚惊异不已。

别说在河北,便是把目光放宽到整个刘宋,不是汉人出身的县令都屈指可数,不曾想眼下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有一位。

“那人唤作刘端,是匈奴铁弗部族人。”

铁弗部?

崔蔚的神色更加怪异:“可是刘卫辰那一支的族人?”

“正是。”

“这就怪了。”

刘卫辰,也就是赫连勃勃的父亲。

这样的人,不说该不该当刘宋的官,就算是当了,怎么看也该是个定时炸弹,谁能想到现在居然成了最后还在坚持的人?

“你们确定没搞错?”

不是崔蔚怀疑自己手下,而是这事属实有点匪夷所思。

胡夏可刚刚被刘义真给灭了,别说铁弗部了,就是匈奴都基本是名存实亡了,这个刘端居然还死心塌地的在为刘宋卖命?

“确定没搞错。”

有一个听闻过刘端事迹的人还将自己知道的事都告知了崔蔚。

“据说此人虽然是匈奴出身,却酷爱儒家经典,在当地也算有些名气。”

“之前有人举荐刘端为县令的时候其他人都很不服气,常常因为他的出身而鄙视他。据说还是那位河间王刘义隆出面为刘端说情他才当上了馆陶县令。”

崔蔚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受了他刘家的恩典。”

这时队伍中传来几声讥笑:“到最后居然是匈奴人在为他刘家守护最后一座县城,当真可笑。”

可还没等他笑完,就发现崔蔚正用一种极其不友善的眼神死死盯住他。

后知后觉的他立刻闭嘴。

连一直看不起的匈奴人都知道何为“忠义”,那他们这些正在叛乱的汉人是怎么回事?

即便现在无论是崔蔚还是别人,都不承认他们此时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