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准备问题(2 / 4)

“虽然梁初是以府兵制为主,但这次却进行了大规模的募兵,募兵规模应该到不了七成,但绝对到了五成。

“太宗皇帝一方面是出于自愿原则,尽量避免拉壮丁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保护民力,尽量不影响各地正常的生产生活。

“但府兵也还是要占据重要地位的,毕竟府兵此时的战斗力更高。”

如果是纯府兵的话,基本上是平均抽调,缺乏弹性。而募兵则可以保证各地的生产活动都正常进行。

是否取消沿途各地的接驾?

甲:是

乙:否

此次出征,让谁负责运粮?

甲:韦挺

乙:李道裕

很快,玩家们全都答完了,这两个问题也不难,答桉都是乙。

其实这些征讨高句丽的前期准备工作查一查史料都有,但并不是每个玩家都知道。

从这些问题就能看出来,这次梁太宗征讨高句丽,其实对国力没什么太大的影响,而且是准备十分充分,所以才得到了当时百姓的踊跃支持。

想当初前朝皇帝征讨高句丽的时候,百姓的反应是:无向辽东浪死歌。

压根不想去打仗,而且有的地方干脆揭竿而起。

而梁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时候,百姓的反应是:争先恐后要从军。

史料记载,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也就是说,招募十个人,就有一百个人报名;招募一百个人,就有一千个人报名。

官府最后不得已,只能优中选优,而那些落选的,只能郁闷地叹气。

甚至还有很多人压根不管招募的命令,直接组成私军前来投效,主动申请上战场。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

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跟着秦王就是躺赢局,根本不存在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每次攻伐都能获得大量的财宝赏赐,还会有勋功爵位赏赐。

秦王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一向是赏罚分明、康慨大方,所以百姓们毫不怀疑此行的收获。

很快,玩家们居高临下,从归序者城塞中看到一支大军渡过辽水,开始抵达辽东城下。

其实在梁太宗的大军真正抵达辽东之前,这里的战争就已经打响了。

李勣在大军还未抵达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他表面上在营州柳城大造声势,让高句丽以为他会在辽泽以南的怀远镇渡过辽水。

但实际上,李勣却选择从辽泽以北的通定镇渡过辽河,攻击玄菟城,打了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

在李勣和李道宗两人的声东击西之下,高句丽原本在辽泽以东顺着辽河建造的长城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就被绕过,变成了马奇诺防线。

高句丽守军闭门不出,根本不敢出来打。

于是李勣和李道宗以很快的速度拿下玄菟城,又拿下盖牟城,获得了两万多的人口和十多万石的粮食。

而此时,高句丽的主力大军还以为梁军会从辽泽南边的怀远镇渡河,所以主力都还集中在怀远镇以东的辽东城、白岩城和安市城。

而这三个城池,恰好也是梁太宗此时征讨高句丽时所需要重点攻打的三座城池。

只是玩家们此时……有些不高兴了。

“啥意思啊?”

“怎么还不让我们出去啊!”

&n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参战啊!”

玩家们全都在归序者城塞中急得跳脚,但没办法,归序者城塞外围就像是有一道屏障,将这些人全都拦住了。

只能眼睁睁地当观众和气氛组,看着梁军表演。

许多人看着梁太宗的行军路线有些疑惑。

“咦,为什么不走辽西走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