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赴任前夕(1 / 4)

说起爱新觉罗,不免要提起清朝,而提起清朝,对于后世子孙来说,总归有些一言难尽,甄武不是那种见不得关于清朝有一点褒义话语的黑子,但他同样也不是给清朝洗白的孝子。

他的脑后没有辫子,不会鼓吹康乾盛世或者八卦康乾爷三的后宫,当然也不会把大清误我中华百年的事情一直挂着嘴边去鞭尸大清。

后世民族融合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兄弟姐们,有些历史遗留的后果,需要所有人一起来承担。

毕竟谁家还不出个败家子。

没必要一直耿耿于怀。

而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被耽误的那百多年时光,终是会一点一点的追回来,并且再次站在世界的巅峰。

只不过那段屈辱的历史,需要所有人去牢记,也需要从中得到一些教训。

其实细看历史,清朝的所有所作所为,都有着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他们的统治。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的王朝更替,除了内乱的因素,最大的危机便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清朝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政策,有效的消除了蒙古对他们的威胁,这是他们值得称赞的地方。

但是当北方游牧民族对他们的统治没有了威胁后,他们却并没有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和力量,反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杜绝内乱上。

他们有着来自小民族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又在这两种心理下,对汉人敏感的严防死守,生怕汉人有一点闹事的苗头。

这是他们没办法改变的事情,他们人数太少了,少到死伤的人数稍微多一点,可能八旗所有人都得披麻戴孝。

这让他们怎么放心数之不尽的汉民!

火器,克制他们的骑兵,那他们就不搞了。

可以代替人力的器具,也不搞了,他们怕汉民闲下来生事。

开智的读书人多了,那也不行,他们必须得找借口杀上一批。

等等一系列政策,无不表明着他们害怕汉族会颠覆他们的统治。

……

就这样,他们以为没了北方之患,又严防住汉族生事后,他们的大清就可以长治久安,可他们万万想不到,会有敌人从海上而来。

闭关锁国,锁的住敌人的枪炮吗?

锁不住。

但没关系,他们不相信弹丸小国能够把他们怎么样,毕竟中原地大物博,被小国入侵一些,也无妨。

即便到了不得不打仗的时候,那就让汉民上战场,胜败无所谓,只要敌人不颠覆他们的统治,他们不差钱。

可现实终会教给他们一个道理,抱薪救火者,薪不尽,火不灭。

于是在越来越糟糕的情况下,在中原大地陷入水深火热的时候,汉民觉醒了,他们义无反顾,如飞鸽扑火般,一个又一个的开始拯救这片古老的土地,然后共同谱出一个可歌可泣的年代。

甄武想到这些,叹了口气。

他想着,但愿他能影响到未来,让那段屈辱的历史不再发生在中原大地。

那么灭了女真?甄武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

这倒简单。

现下的女真发达点的也才进入农耕社会,而且人数更谈不上多,并不难灭,但是灭掉女真后,难道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小民族,在大明的扶持下,欲望渐张?

肯定会的。

而这点也是甄武最怕的。

其实在甄武看来,各个少数民族都不适合主宰中原大地,因为不管哪一个少数民族当政,都会提防着汉族人民,他们因为人数的原因,做不到对各族一视同仁,不说给予汉族人民和平竞争的机会,不打压汉族人民就算是烧高香了,就比如清朝时,汉官和满官的生存环境,简直不要太大。

所以这种情况难免会产生很大的内耗。

但是汉族则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