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彩陶和竹编(2 / 3)

原始人日记 牧尘客 200 字 2022-11-30

在忙碌之余,他还抽空给孩子们上课、讲故事、教唱歌画画,带他们钓鱼、捕鱼、做游戏、遛狗、驯猴子,骑马,甚至还不忘记考试检查学习情况。

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徐晨上课,更喜欢跟着他玩耍,于是一天到晚,就能看到徐晨屁股后头跟着一大群男女孩童,嘻嘻哈哈打闹追逐,欢笑声响彻整个山谷。

而每次看到徐晨和一群孩子玩耍时候的热闹场景,阿母和所有成年男女,无不脸上露出欢喜和幸福的笑容,甚至还会围在四周跟着欢呼鼓掌。

这种情形,在巴族已经很久没一看到过了。

也只有徐晨回家,所有人才能这般的轻松和愉快。

除开升级制陶产业,徐晨为巴族了另一项新的技术,那就是竹编。

转眼之间,从刺叉族引进竹子已经五年,而这五年巴族和乌族、拱火族当年第一批栽种的竹子眼下都已经长成了竹林。

就光巴族大院后面山脚附近就已经长了数百根,而且几片竹子都已经快连成一片,看起来十分醒目壮观。

眼下春天,正是竹笋疯狂发芽生长的时候,里面到处都是胳膊粗细的竹笋,有的已经两三米高。

这些竹子如今已经进入了最旺盛的生长期,继续发展下去,再过十年八年,估计山脚附近会长成十多亩的大片竹林。

竹子一般三年成材。

眼下里面许多老竹都已经可以用来制作器物。

前两年徐晨一直都很忙,而且也担心太早砍掉老竹会影响竹林的生长,因此就几乎没有怎么去动过,只是砍过几根做过一些小的东西。

巴族人虽然知道竹子的好处,但徐晨不说,他们自然都不会去贸然砍伐。

制作竹器徐晨虽然不会,但却并不陌生。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作为从小农村长大的娃,他见过的竹器五花八门。

竹篓竹筐背篓凉床躺椅撮箕筛子竹匾鱼篓等各种常见竹器大部分他都亲眼见人做过,也大致知道制作方法。

这些都是农村最古老传统的手艺活儿,传承几千年会的人多如牛毛,要做好不容易,但要想做出来非常简单,最终就是好不好看,好不好用,结不结实的问题。

因此徐晨在安排好窑厂的事之后,就选了几个心灵手巧老成稳重的男人,砍伐一些老竹,教他们破竹划蔑制作简单的竹编器具。

看着徐晨用一把柴刀,就把粗大的竹子轻松破开并且划成细薄柔长的篾条,这宛若奇迹一般的手法自然让族人都叹为观止。

而当看着徐晨用这些细软的篾条编织出来一个精巧竹篓的时候,整个巴族再次沸腾了,特别是女人们,欣喜的争抢着观看。

竹篓轻便精美,远比用指头粗细的青藤编制成的藤筐更加美观轻巧。

巴族人眼下早已过了只为温饱挣扎的年代,他们现在也在不断追逐美观,吃穿住用的精致程度一直都走在所有部落的前面。

当初大家还都在住山洞,巴族就住上了土砖大院。

现在各部落都还在住土砖房屋甚至简陋木屋的时候,他们又已经开始住上了夯土陶瓦的楼房。

至于吃穿住行方面,巴族更是远远的把其他部落都甩在后面。

但在日常使用器物方面,巴族的领先优势却并不大,和其他部落一样,平日用的依旧还是普通陶器、铜器和藤编工具,唯独就是多一些而已。

但竹编器物的出现,似乎一下让巴族人又找到了一样值得领先和骄傲的技术。

而这个竹篓子不过是徐晨的开胃菜而已。

接下来的天,他陆续做出来竹背篓、竹挑篓、竹匾、撮箕等器具。

虽然这些东西在徐晨眼中看起来都歪歪夸夸惨不忍睹,但不得不说,这些年藤编积累下来的经验还是让他能够一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