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坎坷或多病(2 / 3)

大魏芳华 西风紧 425 字 10个月前

少先接受了晋王长史的官位。对于羊家、蔡家、辛家等各家来说,只要在秦亮封王之后,羊祜接受了长史一职,态度本身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然而羊徽瑜的事,那确实是没来得及!

羊家宅邸就在城东的永和里,离得挺近。秦亮下午便带着人去了一趟永和里,亲自上门慰问一下羊家人,同时与羊祜谈谈。

上次羊祜死大哥的时候,秦亮就曾来过这里。灵堂设在同一个的庭院,众人簇拥着秦亮、先去拜灵。只见棺材还放在灵堂里,而且盖子留了空隙、要停两三天才合盖。秦亮没去看尸体,只是上香拜灵牌。

羊家人在旁边跪成一排迎接秦亮,秦亮先上了香作揖,回头才跪坐到草席上,对羊祜姐弟道:“但愿叔子夫妇、羊夫人,都不要因过于悲伤而伤了身体。”

脸上带着泪痕的徽瑜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抬头看了秦亮一眼。悲伤盖住了她的神色,秦亮也看不出来、她还有一些什么心情,隐约似乎有点幽怨。

秦亮心下亦觉遗憾,没办法阿!虽然在灵堂上走神不太好,但秦亮还是有意无意地多看了两眼,徽瑜果然能服得住白色,即便穿着粗麻丧服,模样依然动人。那粗糙的布料,倒反衬得她的肌肤更加光洁如玉。

披麻戴孝的羊祜哽咽道:“阿母昨晚忽然念及姨母(蔡文姬)一生坎坷,长兄从小多病、吃了不少苦,不想今日凌晨……”

羊祜这么一说,妇人们都“呜呜”大哭出声,羊徽瑜则埋下头压抑地抽泣。

秦亮却觉得,不管是逝者的姐姐生活坎坷,还是养子多病,那都是逝者年轻时候关心的人、经历的事。与其说是诉苦,说不定是临终前的怀念?因为建立感情的人、大多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如今蔡贞姬年纪大了,除了儿女、以前认识的人都已不在,去世何尝不也是一种解脱?

但秦亮当然不会这么说,又说了两句好话,便拜别起身。

家眷们立刻伏拜行礼,羊祜则起身,亲自送秦亮出门。一行人沿着檐台走了一段路,羊祜又请秦亮到厢房内说几句话。秦亮遂叫随从留在门外,自与羊祜入内。

羊祜一脸悲色道:“仆要为阿母服丧,暂不能再为大王效力了,还望大王见谅。”

秦亮也不勉强,径直说道:“此事实乃不幸,叔子节哀顺变,余事不必担忧,府中会办妥文书等事,叔子服完丧再回来罢。”

羊祜拱手道:“谢大王体恤。”他想了想,又道:“有一事,仆本打算进言,刚赴任没来得及。”

秦亮端正地跪坐在筵席上:“叔子现在说,否则不知等到何时了。”

羊祜以为然,便道:“涿县卢氏本是大族,卢子干(卢植)又是汉末非常有名的经学之士,门生故交不少。其子卢毓,因洛阳兵変后受司马懿重用,之后便以侯归第,赋闲在家。毓之子卢钦,曾接受曹昭伯征辟为掾,其为人才能、仆不太了然,但未闻恶名。大王心怀天下百姓,拉拢卢家对舆情大有裨益,可先征辟卢钦。”

秦亮道:“叔子言之有理!卿能为我分忧,吾心甚慰。”

羊祜叹道:“那日庆功宴上,大王还念着以前、一起谋划诸事的日子,仆许久不能忘怀。”

秦亮当即说道:“我正要派人去幽州、请山涛举荐的那个张华,此时使者尚未出发,可顺道去征辟卢钦。”

这是昨天决定的事。听闻张华从小丧父、生计艰难,却仍刻苦读书;总算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朝中做中书监的同乡刘放看上了张华、想要嫁女儿给他。于是坚持读书的张华,没有靠学问翻身,终因长得不错、眼看就要发达了!不料这时司马家被击败、心腹刘放被诛灭,张华空欢喜一场,只能继续在范阳郡放羊为生。

山涛没见过张华,也没有任何利嗌关系,但偶然间读到了张华写的文章,欣赏之余、觉得此人颇有才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