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抹去小字(2 / 3)

大魏芳华 西风紧 3093 字 9个月前

送在他手里、他也不用太难受;而曹启还不太懂,他经历这个过程应该是稀里糊涂的,禅让了正好回到父母的身边过好日子。秦亮也省去了许多麻烦,更不用威逼利诱皇帝松口,把事情做得太绝。

又有人说道:“大王虽受禅于魏,但西南原有汉,全赖大王以力破之。大王既因德行而承运,又有大功而威服,没有比大王登宝,更具天命、民心了!”

灭汉带的兵,名义上也是魏军,讲道理还是有点虚。但大伙也是好意,只是想方设法给秦亮召理由而已。于是秦亮只说道:“诸位好意孤已知了,孤实为敬畏,不敢接受魏朝宝册。”

大伙一番劝说之后,自然没有什么结果,只得陆续拜别散去。毕竟这是第三次推辞,都推辞两次了,秦亮当然要坚持做完!

或许秦亮这次的神色、情绪、说法好像稍微有点过了?以至于六月间朝廷最后一次送来禅位宝册的时候,晋王宫忽然来了好多人,比第一次遣使的人还多。一些官员是自发跟着来的,这次是真的不能让秦亮拒绝了!

陈骞、荀勖等人则拿出了一卷长长的登坛受命表,并双手奉上笔。

使节钟毓也捧着宝册道:“大王,天命不可违!”羊耽看着秦亮颔首道:“大王请受之。”

“唉!”秦亮叹了一声,终于伸手接过毛笔,在表上写下一个“可”字。

钟毓和羊耽都长松了口气,接着把盛放传国玉玺的匣子,也一并交给了秦亮。

他还没正式坐上那个位置,人群里有人竟开始说起恭贺来。秦亮没有回应,保持着严肃的神情,依旧率众送别使节。

荀勖随后把衮冕送了过来,先存放到了西厅里屋的椒房内。穿这衣裳的时候,须有懂礼仪的属官们在旁检查,免得内宅那些侍女出现疏漏。服饰大概是四件套,中单、玄衣、纁裳,穿起来就是上黑下红,还有一顶带旒珠的帽子,冥币上那种模样。

大伙在一起准备了一番,分好各自负责的事宜。及至傍晚,秦亮才带着那只匣子返回内宅。

禅让的程序折腾了那么多次,今日前厅庭院的人又多,到了傍晚时分、令君等人应该早就知道今日之事了。

果然秦亮来到西庭院门楼时,不仅有令君玄姬等人迎接,羊徽瑜、吴氏、陆凝、吴心也来了,居然还有潘淑带着她的小宫女。孙仲谋才死几个月,潘淑的丧期显然没结束,不过她过来拜见,倒是先换了一身浅黄色的淡雅细麻深衣,更加得体。

大家都深揖道:“妾等恭迎大王。”其中潘淑的姿态明显比以前更加恭敬,她那个皇后有争议、在魏国不被认可,但秦亮即将做的皇帝,却没人不认!连吴国人到时候也得承认。

秦亮的目光从令君她们红扑扑的脸上扫过,拱手还礼道:“卿等不必多礼。”说罢手里拿着匣子,阔步向门楼走去。她们好几个人也转身跟进了庭院。

他顾不上换衣裳,径直走进了阁楼厅堂,便在一张小木案后跪坐下来,伸手打开了宝匣,里面是传国玉玺!宝册等东西,秦亮都让荀勖负责收好了,只有这枚真货,他自己带了回来。

传言是用和氏璧制作而成,上面有彩色丝带,秦亮拿起来一看,果然看到了下方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有一个破角,镶黄金修补的。侧面的玺肩上,却又有曹丕叫人刻的小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秦亮翻来覆去地瞧了一会,便抬头递给令君。令君忙跪坐揖拜,双手接过宝玺。

“那个角,是王莽代汉的时候,逼迫汉朝太后交出玉玺,太后给摔坏的。黄金便是王莽叫人所补。”秦亮道。

令君、羊徽瑜等应该听说过,陆凝估计不知道,果然一脸稀奇道:“原来破一个角还有故事。”

秦亮道:“王莽当时已是圣人,但从这些细节可以猜测,他把事情干得、还是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