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宫之南(2 / 3)

大魏芳华 西风紧 46 字 8个月前

田,山地则植被茂盛,总体不利于骑兵运动。

谈论了一会,陈安要去门下省议事。诸葛诞二人也跟着拜辞,又转身向北侧的令君揖礼,三人便离开了里屋。

大概诸葛竦所言、不是什么愉快之事,秦亮先前的好心情也受到了影响,竟莫名感觉有点沉闷。他翻看了一会奏书,干脆从椅子上站起来,对左侧筵席间的令君道:「我们到阅门楼上透透气罢。」

令君「嗯」地轻轻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竹卷,跟着秦亮走出里屋。

两人从阅门西厅中的木梯,走上了阁楼。刚晴了几天,天空便出现了大量云层,太阳时阴时出,压低的云层、完全失去了秋高气爽的气象,看样子可能又要下雨!

秦亮挂着装饰用的佩剑、以及印绶,在南侧的栏杆后面慢慢踱着步子,转头眺望远处的风景。但无论多宏伟典雅的宫阙,经常看也会失去感觉,除了天气变化的明暗不同、全无变化。

这时令君的声音轻叹道:「看这宫墙环绕、望楼矗立,又有众多甲兵守卫,仿若堡垒、坚不可摧。但真正可保长久者,实为陛下。」

秦亮闻声转身道:「当年董卓若有卿今日之见识,怎会去困守郿坞?」

令君明亮的眼睛看了他一眼:「妾哪有什么见识,不过刚才忽然想起来,那天与阿父闲谈之言。」

秦亮笑了一下,站在原地,继续眺望南边的止车门、阊阖门重檐。

令君又轻轻说了一句:「君虽身在宫城,却心怀四海之志,姑最喜看陛下这样的气度姿态。」

秦亮转过头时,果见令君正在看着自己,两人顿时对视了一眼。平日里、常是秦亮欣赏令君做琐事的姿态动作,今日二人在楼上,倒反过来了。他便随口回应了一声:「是吗?」

令君道:「姑应该是最了解陛下的,她提及陛下的一些话,妾也觉得很有道理。」

秦亮想起之前,自己与郭太后私下里说了什么话、令君都能猜到,于是笑道:「我们三人之间,究竟谁最了解谁呢?」

二人便在此地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有时候没有说话、秦亮便只是看着外面的宫阙楼台。不过他对这里的景象,早已熟悉不过。眺望远方,此地之南、应该是荆州江陵方向;而东吴建业是东南方,他要观望司马门那边。

伐吴之事、他已告诉了辛敞荀勖等人,很快一些勋贵大臣也会听说了,估计定会有人劝阻!

秦亮着实有点心急。晋朝以武立国,秦亮受禅之前便经常征伐,这会刚即位不久、大家应该还能习惯他亲自统兵;但若再过几年,大臣们对于天子亲征、恐会愈发难以接受。qδ.

吴国立国数十年、割据半壁,影响非常大,所以这段时期叫作三国。东吴的实力、更要超过蜀国,灭吴的功绩非同小可,足可以号称改变天下形势、名震天下!秦亮已经反复权衡过,灭吴的大功还是不能让给臣子!否则授予兵权的主帅、必定是他的亲信勋贵,本来是皇权的拱卫藩屏,却有了太大的征治资本,秦亮到时候更不好处理。

况且东吴迟早都必须灭掉。秦亮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起码应该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王朝!如果大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仍是分裂状态,这王朝也不太像样。既然如此,迟干不如早干!

一旦成功,秦亮想要稳固皇位的诉求、也能立马实现,便无须再继续熬时间、什么事都想维持现状以图稳定过渡。战争手段虽然总有风险,却仍是最直接有效的路径。

「呼……」秦亮长长吐出一口气,他转过身时,正在一起看风景的令君也转过头来。他便恍然道:「对了,我正想告诉卿,我最近有打算、想明年秋冬伐吴。」

令君轻轻点头,说道:「妾听说了。」

秦亮只对郭太后等人、羊徽瑜、辛敞荀勖提起过,估计令君是听羊徽瑜说的。羊徽瑜倒与令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