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实地走访,普遍落后(2 / 3)

麾对火器十分感兴趣?”

贾珩点了点头,道:“京中十二团营,神机营所用火器,皆系监中打造,正要一窥底细。”

常弘道:“大人,打造火器一事,是由兵仗局负责,徐监丞全权过问,说来,徐监丞对火器研究造诣颇深,也是此道好手。”

说着,引荐向一旁的监丞徐庭业。

这是一位身材瘦削,颌下蓄着短须的老者,短眉之下的眼睛虽小,但却明亮有神。

贾珩道:“还要请教徐监丞。”

见贾珩目光投了来,拱手说道:“贾大人,兵仗局下有匠人九千七百人,有两千四百匠人,熟练精制单眼铳,三眼铳,鸟铳,将军炮,佛郎机炮,多管火箭……”

贾珩默然片刻,问道:“听着品种倒是繁多,不知威力几何?”

佛朗机炮,此世同样在前明嘉靖初年由葡萄牙人传至境内,后得明人仿造制用,但遗憾的是,仍未能拯救前明。

不过,在如今的陈汉,也是九边戍堡的标配守城利器。

只是未听着红夷大炮,想来陈汉还未建造出来?

徐庭业闻听询问,面色微顿,道:“火器威力,各不相同,还请大人入兵仗局火器作实地一观。”

这位贾云麾打仗在行,但未必知晓火器之利,却不知宫里怎么任命了这等少年郎来督问军器监来做什么?

贾珩转而看向一旁的正监常弘,笑道:“常大人,那事不宜迟,本官这就随着徐监丞往火器作看看。”

常弘点了点头,道:“那云麾慢慢看,下官手边儿还有一些公务,倒不能陪着云麾了。”

贾珩点了点头,也不再说其他,随着徐庭业以及两个录事,这就前往火器作。

进入物料作坊,可见一派热火朝天之象。

虽是冬日,匠人仍是抱着各种材料,往来匆匆,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以及炭火炉中的熊熊火焰,颇有后世生产车间的模样。

“这是在制鸟铳,浇铸成圆形铁管儿。”一旁的徐庭业见贾珩目光停留在匠人倾倒的红彤彤的铁汁上。

贾珩问道:“这铳管可还光滑?铳身有细裂纹没有?如制一百根铳管,完好可用的能有多少管?”

这时代没有成品率之言,贾珩只能如此询问。

徐庭业闻言,诧异了下,收起心底的轻视,郑重道:“鸟铳所需铳管,成材要求颇高,十根能得二三根可用。”

贾珩点了点头,道:“可有现成铳管?”

徐庭业吩咐道:“王录事,取根铳管过来。”

顿时,一个中年文吏去了,不多时,拿过一只乌黑溜秋的铳管。

贾珩取过铳管,在手中摩挲着,能明显感受到一种艰涩触感,不由暗暗摇了摇头。

由此观之,这时代的整体冶炼工艺,在细节上还是比较粗糙、落后的,什么无缝钢管,短时间内想都别想了。

对炼铁,他前世并非钢厂工人,也不大懂。

所以改良的只能是击发方式,以及其他的弹药装填等。

至于子弹工艺,他其实懂一些,但无烟火药,冲压机,各种模具也是难题,只能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帮这些匠人拓宽一下技术思路。

念及此处,将铳管递给一旁的录事,又继续观摩工艺。

之后,贾珩随着徐庭业参观了佛郎机炮的制作流程,中间用了一顿午饭,下午又看了多管火箭的制作技艺,直到傍晚时分,暮色渐合,这才出了火器作。

而一旁的徐监丞也渐渐收起了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因为贾珩在一路上,所提出的问题往往直指要害,让徐庭业颇有启发,甚至到最后,徐庭业已然面带热切之色。

贾珩看完军器监兵械制艺,多少有些意犹未尽,说道:“不知火药弹丸制作,尚在何处?”

徐庭业神色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