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衣服崩糊了(2 / 2)

远在大东北的江辽省吉春市的光字片区,低矮破旧的院落房屋中,住着周蓉一家五口人。

这家人靠着周蓉的父亲周志刚,一个人五六十块钱的工资生活。

生活很艰辛,但这家人从未屈服。从父母辈到三个孩子,每个人都活得坦然、硬气。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观众情感的热泪,不能随时跟上他们生活场景、生活历程的转换与前进而落下,或者说从未停止,无论是悲是喜。

观众的心跳,一直与他们伴随不同时代的,生命进程的脉搏而一起跳动……。

阎解放决定要和这家人走得更近些,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地帮助到他们。

但不会就此让他们放弃艰辛的奋斗,仍然可以体验人间真情的感受。

这一点,与阎解放对待阎埠贵一家的态度,本质上并无不同。

暗呼口气,思考后的他拿起钢笔,给周蓉写了回信。

——周蓉同学,您好。

看到你的来信,我觉得你过于客气了。

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希望你在这个年纪出远门来到这里,能够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

诗歌的写作,和学习,甚至于生活本身没有差别,都需要凭借自己的感受,用持续坚韧的毅力才可以。

你的诗歌很好,更不能忽视学校的学习,也要对家人尽心关爱。

我也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怎么可能真正体会诗歌的美妙,怎么可能创作出美妙的诗歌呢?

……

写下几句随笔,跟你分享: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先说这些吧。

至于你说去吉春的事,我觉得暂时不好打扰你,以及你家人的生活。

我初五、初六都值班,如果你能够找到可用的单位电话,可以给我打电话。

阎解放,即日,晚十点半。

把信纸叠好后,阎解放找来新的信封塞了进去,再照着周蓉来信的地址,写好了对方的收信地址和姓名。

洗漱后关了灯,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抬头看了一眼桌上那封在夜色中朦胧可见的信封,他希望它能尽快去到周蓉的手里。

大年初一的早上,许大茂夫妇还没起床,就被贾梗兄妹以敲碗乞讨的方式,索取了三块钱。

三个孩子得手后,开心地溜出来。何雨柱眨巴几下眼睛,觉得可以用这个方式,对一向抠门儿的三大爷阎埠贵,好好捉弄一下。

在他的指示下,三个孩子敲着碗,来到了阎埠贵的家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