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来了可不能走(2 / 2)

各家各户的屋顶上,飘起了或浓或淡的炊烟。

这样的情景,在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的衬托下,显得极为美丽与安谧。

“解放,外面儿冷,快回屋来吧。”周志刚隔着窗户喊着。

屋门打开,周秉昆笑呵呵地面庞,出现在阎解放的眼里:“解放哥,快吃饭了!”

“好嘞!”阎解放笑着,迈步走回了屋子。

灶间里因为在煮饺子,白色的蒸汽不时地从大锅里飞腾而起。

连带周蓉,周家人像是神仙一般,在缥缈的雾气中走动。

觉得有些不真实,但阎解放走回里屋,看到不怒自威的周志刚还坐在炕头的时候,就确信自己的确是已经身在周家了。

“快坐啊。”周志刚招呼着说,“让他们娘几个忙乎着,咱们说会儿话,饺子马上就煮好了。饿了吧?”

一边答应着,阎解放一边弯腰打开行李袋。

两瓶大曲酒,六个猪肉、牛肉罐头,一大块腊肉,先后摆在了炕桌上。

“这是我从朋友那里找来的。”阎解放随意地说着,“没有花钱。”

李素华看着有些为难:“哪有白来的好东西?”

“我替一个朋友,给他们单位写了几首赞美的诗。他得到单位的表扬和奖金,”阎解放笑着指了指炕桌上的礼物,“他就给我拿来这些。我家里也都有,这些又很好保存,就拿到这里来了。”

“小阎,我还没对你帮助周蓉的事儿感谢呢,你怎么又,”周志刚皱着眉头说。

他这不是客气,的确是觉得这样的情份不好还。

坐在他的对面,阎解放解释着说:“我来到您这里,也给您家添了很多麻烦。您要是跟我客气,我就只能跑去街上的小饭馆去吃了。”

“那哪儿行啊!”李素华连忙阻止着说,“来都来了,可不能走!”

周志刚看着这些礼物,还在皱眉思考着。

周蓉笑着走近说:“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得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这是京剧《沙家浜》里的唱词,最后一句是“人一走,茶就凉”,她很机智地不说出口。

她的确很聪明,可以轻松地调和气氛。

“嗯。周蓉同学说得很对,”阎解放冲她笑笑,再看向周志刚,“您别再客气,我也就轻松了。”

“那好,”周志刚暂时不再说什么客气话。

一边挪到炕里面,他一边对阎解放招招手,“来,小阎啊,上炕,坐在我的旁边儿!”

答应着,阎解放脱了棉鞋:“我就不客气了。”

“客气啥啊!”周蓉说完,弯腰把他的棉鞋拿去火炉边烘烤。

炕桌上摆满了阎解放带来的礼物,李素华一时觉得不好处理。

“秉昆,辛苦你一下。”阎解放干脆地说,“打开罐头,咱们一起吃!”

听了他的话,周秉昆看看父亲,等候着最后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