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粮食抵达方家庄(2 / 2)

的目的。

“皇上,您可猜错了,这粮不是酿酒的,而是用来给万年县刘大成刘大人的,臣之前身无分文,却相中了方家庄这片地,和刘大人打了个协议,臣保云门乡六千余口人的口粮,所以,才把这马家庄变成了方家庄。”

方二把和刘大成担保的事情说了出来,想借这个堵上李二的嘴。

李二听他这么一说,也不好说借粮的事情了。

都是为了赈灾,都是他的子民。

“这个刘大成,倒算是办了件实事儿,行了,朕就回了,你忙吧。”

李二虽然走了,却也留了个心眼儿。

刚出方家庄不远,就让两个侍卫留下,盯着方家庄,他要知道方二一共弄了多少粮食回来。

方二却丝毫不知情。

方家庄里的粮仓被两千石粮食塞的满满的。

看着仓里的粮食,方二有了主意。

安排了张伯和虎子去休息,又给程府和尉迟府的下人,每人发了五两银子的红包。

一个个看着手里的银子,都眉开眼笑的。

五两银子,足够一家老小舒舒服服的过上一段时间的好日子了。

有酒有肉的那种。

当然,不能去买醉仙酿,不然也只够一坛子的。

╬ ̄皿 ̄

让柱子去万年县找刘大成,安排人手过来发粮。

让赵虎骑马,去附近庄子,通知方家庄这边可以做工换粮,一天一结。

次日一早。

刘大成亲自赶了过来。

“方校尉!这!这!这都是你弄回来的?”

看着那满满的粮仓,激动的无以复加。

整整两千担!

二十多万斤粮!

云门乡六千余口,每人每天一斤粮,都够吃上一个月的!

“对,但是这些粮不能白发,让灾民来我这边上工,这些粮食就算是工钱了,怎么样?”

“这个主意好!总不能让你白出粮,而且还能免得有人钻空子。”

这边刚定好方案。

庄子外面就乌泱乌泱的来了几百个青壮,还有许多的老弱妇孺。

这些都是附近庄子上,接到消息找过来的。

整个云门乡,或者说整个长安,受旱灾的影响,好一些的,一亩地收上几十斤,更多的则是颗粒无收。

距离夏收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家里存粮几乎都已经吃光。

在这个时候,听到了方家庄在放粮的消息,没人能无动于衷。

粮仓前,刘大成站在一张桌子上,面对着被赵虎带过来的青壮,宣布着发粮的规矩。

“今年大旱,灾民无数,本官不忍,特向皇上请来赈灾粮,为防止有人做假,本官决定以工代赈,青壮上工一天,可得米二斤,妇女一斤,中午管饭,愿意做工的,去那边登记,领取工牌,下工后,凭工牌取粮!”

这种事情,还是把李二捎带上的好,民心这玩意儿,只能是他老人家的。

而灾民们却不管这粮食是从哪儿来的。

他们只知道,自己和家人们有救了!

不用被活活饿死了!

纷纷一窝蜂的涌向报名的那张桌子。

牛亮他们一早就被叫了回来,拿着木匠工具,不停的做着工牌。

领了工牌的灾民,在赵虎、孙周、刘猛他们的带领下,一批批的赶向作坊那边。

作坊这边原本就在这里干活的工匠们,一看来了这么的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方公子有点不靠谱啊!

一下子来了几百上千的人,他们怎么带?

这特么的,万一要是建的房子出了问题算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