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行万里路(2 / 4)

工为主,也定下了十五等的薪俸,这薪俸既靠资历,也凭借本领。早去早得。”

顿了顿,他继续介绍道:“不只如此,还要在沿线,修建住房,若是家里有孩子,也可就近读书,总而言之,虽说未必及得上为官,可只要真有几分本领,进了这铁路司,未必没有前程。”

胡广听罢,一时愣住。

若是这样,那还真是很有诱惑性的。

他低头,思索不语。

张安世道:“我知胡家有才学的人多,可胡公清廉,害怕被人诟病,所以一直避嫌,许多的子弟,都闲居于乡中,这样下去可不好,闲居久了,人是要荒废的,倒不如出来做一些事,既是帮了朝廷的大忙,也好教他们有一个去处。”

张安世这一番话,足以让胡广心动了。

他知晓张安世所说的这些好处,肯定是会兑现的。

张安世也恰恰说中了他的心事,胡广这些年,虽位列中枢,家里有三个儿子,还有不少的侄儿,不过胡广的性情,最是洁身自好,不敢将自己的子弟们带来京城,更不敢对自己的子侄们做什么安排,就是怕别人说自己徇私枉法。

甚至是科举考试,他也能不鼓励就不鼓励,也害怕一旦子侄们高中,反被人认为考官是看在了他胡广的面上,因而,许多子弟,到了秀才,便依旧还在乡中读书。

只是这样下去,确实不是办法,他胡广倒是成就了清名,可子弟们却惨了。

现在,张安世希望他能让子弟们进入铁路司,这铁路司,总不算做官吧,而且现在也没人肯去,胡家子弟去,反而是帮助朝廷,于公于私,也没什么诟病的。

至于待遇……

他看着张安世道:“怎还有住房?”

张安世道:“就说吉安府吧,车站那边的地也不值钱,可为了大家安心的修建铁路,甚至将来运营铁路时出力,总要给人遮风避雨的地方。”

胡广带着疑虑道:“这……这会不会不妥?”

张安世十分坦然地道:“所谓食君之禄,才能忠君之事,修通铁路,乃是国策,若是铁路司的人都挨饿受冻,这像话吗?”

胡广点了点头,却还是慎重地道:“老夫得想一想。”

张安世便笑着道:“想吧,不着急,不过眼下铁路司在用人之际。胡公你也晓得,如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正缺人手,所以待遇和安排自然不错,倘若是有才识的,且精通文墨之人,那就更是教皇孙殿下如获至宝了。不过……等将来……”

胡广:“……”

见胡广不搭腔。

张安世便起身:“我该回值房办公了。”

胡广抿了抿唇,手紧了紧,就在张安世即将转身之时,连忙道:“且慢。”

张安世很是随性地道:“胡公还有什么见教?”

胡广有些尴尬,咳嗽一声道:“那……那个……老夫终究还是需要问问族人的意思,报效之心,老夫是有的。可子侄们是否甘愿,总也要问一问。”

张安世便笑着道:“那么就请胡公有闲时,修书一封就是,其实这事,也不必急。”

胡广颔首。

张安世一走,胡广便开始琢磨开了。

他口里喃喃念着:“张安世理应不是这样的人吧。”

于是,在短暂的驻足之后,他猛地到了案头,取了笔墨,当即挥毫泼墨,片刻功夫,修了一封书信,道:“来人。”

有舍人进来。

“这一封书信,立即发出去。”

“喏。”

…………

“殿下,殿下……”

朱瞻基忙碌了一天,刚刚歇下,此时听到动静,不由皱眉。

不多时,便有书佐来道:“从吉安府,突然来了数百人,浩浩荡荡……竟来投咱们铁路司。说也奇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