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八抬大轿去接亲(1 / 2)

营销大亨 韩家大公子 5102 字 2019-10-28

十月一号的陈家沟,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属于夏天。但相比城里会凉快一些。

婚礼的正餐在晚上,下午时分陈大河就会去自己舅舅家接亲。

来得比较早的宾客,随意的在这小树镇的小山村里走动着。

陈家小湖经过方工的一番改造,确有了过去大户人家园子里的那种感觉。

按照规划,旁边这些架在湖面上的木板,只是为了喜宴而搭建,婚礼结束后会恢复原样。说白了就是临时搭建,毕竟这么加宽面积会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活。

至于那湖中央的小岛舞台,本就是一个房子一般,立在小湖中间。就算多雨季节,湖水长高,也浸透不了。

婚礼结束后也不再拆除。以后陈家沟谁家要是有这般红白喜事也都可用。这些都是陈来旺在开会的时候提出,陈家沟的各房代表一致通过的。

在湖中央的那座建筑花的钱不少,这些人都是亲眼见过的。而且那建筑放在那里,不影响陈家小湖半点,反而从远处看去,都是给这个小山村增加了些许特色。不管在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很美的。

假如有厉害的摄影师,就说这单独的陈家小湖的人造小岛建筑都能拍出一种仙气缭绕的感觉来。

就在一些人感觉有些无聊的时候,一群打扮穿着戏装的男女,在专业摆渡人的带领下,划船划向了湖中央。

所以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人们并不知道,陈大河老家的戏曲全国闻名。人们都知道这种戏曲,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戏曲是安徽哪里的。

穿着戏服的人,站在小舟之上,缓缓而走,这一幕却也很是美丽。

那些从未在现场看过戏的城里人,更是拿出手机一顿猛拍。白衣飘飘的女子,白衣飘飘的男子......

陈家小湖的中央舞台,上面有扩音器,有大屏幕。

宾客们看着这些唱戏的登台,也都是把眼光看向那里。

地方戏曲一些居多的戏份都是表达爱情的,诸如《天仙配》《孟姜女》《玉堂春》《小辞店》,不过这些都是以悲剧结尾,不太适合新婚这样一个场合。

当然也有喜剧的比如《女驸马》,又或者一些欢快的小戏曲剧目。

这是县里最有名的戏班子。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快餐文化,哪里还有几个人会听戏。

在小树镇早些年,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会请各戏班子过来搭台唱戏,以此庆祝金榜题名。不过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已经不再是那么稀奇,慢慢的也就少了。

再说了,听戏这种事,只是年纪大一些的本地人才会听。年轻人是不怎么爱听的。

但是毕竟是这里的地方戏,哪怕就是在不怎么喜欢听戏的年轻人,也会亨几句《天仙配》《女驸马》里的选段。可见地方戏曲文化在本地人这里的根深蒂固。

有些上了年纪的陈家沟人,一个大字不识,但是大段的黄梅戏选段里的戏文却是能唱得一字不差,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几个上了年纪的中年男子,敲锣打鼓,拉起二胡,通过舞台的扩音器,声音开始传向陈家小湖的四周。

虽然设备算不上先进高端,但艺术哪里需要那么高端的一些设备,这些人如果能排资论辈那都是老艺术家了。

再随后,穿着戏服的女子开始上台唱戏,因为脸上粉太厚,女子真实的颜值看不出来,不过身段却真的是半点不差。

唱戏讲究的是唱念做打,京剧大师程长庚的家乡虽然不是小树镇,但是离小树镇不远。这里的戏曲文化传承很久。

那些知名的戏曲演员,基本都来自小树镇的周边。

穿着戏服的女子,在舞台上开始演唱,不管是唱功还是戏曲的表演都是非常专业。这让宾客们也是现场欣赏了一种不一样的戏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