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李自成出山(1 / 2)

夕阳残照,卫辉城头。

一个青衣长袍中年人,端坐在一个锦绣墩上,面前摆着一副古琴,他一边弹奏,却眉头紧皱,表情肃穆,眼光不少看向城外停着的那队骑兵。

那正是李亭早就派来监视卫辉府的骑兵,就是防止有人趁机逃跑。

这时,一个梳着桃心髻,雪白手腕上带着碧绿的玉镯,穿着紫色长裙的秀美女子这时缓缓登上城头。

女子手里捧着一杯姜汤,递给这青衣人道:

“父王,天色已凉,你身体要紧,喝点姜汤吧。”

潞王苦笑一声道:“婵儿,父王我如今已经被人看管起来,这卫辉城根本守不住,又逃不掉,只怕没有几天之性命。养再好的身体,又有何用?”

“只怕一两天内,李亭的攻城之兵就要到来。”

这父女,正是潞王朱常淓和他的女儿朱玉婵。

“父王,哎,平日里你不管王府之事,全部交由左长史去做。你醉心于琴,醉心于音律。可左长史仗着你的名头,做下那么多恶事。如今看来,人家都要赖到你头上了。”

朱玉婵说着一脸忧心的看着父亲。

潞王可真的什么心都不管,一心只是音律,书画,再就是下棋,天天跟那些书生交往,探讨这些东西。

至于钱财,他是没有概念,对于权势,更不热衷。

如今眼看就要落的被杀的下场,叫她们如何不急?

“哎,李亭打来,谁知道他能听我的解释吗?”潞王长长一叹。

就在这时,西边大路上,烟尘滚滚,红旗如云般在夕阳下飘飞,一队车马,踏踏踏,正从西边急速行来。

那队骑兵陡然间闪开,让出道路,车队在人喊马叫中很快来到卫辉府西门护城河外。

浩荡的杀气扑面而来,惊的城头之上的潞王和朱玉婵惊慌失措,想逃也不敢,想留也不情愿。

就在他们犹豫之际,烟尘渐渐平静,一个红衣年轻人,手搭凉棚,正向城头来回看去。

这年轻人正是李亭,卫辉城头竟没有兵马。

只在城头有一个抚琴之人,旁边站立一个紫裙美女。

“李总兵,那个正是潞王,还有他的独女朱玉婵。”

“他们也知不是李总兵对手,又无处可逃,想必是有话想跟李总兵说。”

一个军官介绍道。

李亭有些好奇的笑道,“那是为什么?”

这个军官还真了解不少,接着解释道:“潞王一向什么事都不管,醉心于琴棋书画,各方造诣据说都堪称一绝。

他对政务之事,家务之事,一向无心。”

“可潞王府也做过不少罪恶之事啊?”李亭好奇道。

“他们左长史韩笑光打着王府的名号,想做什么坏事,又有谁拦的住他?”

“哦,原来如此。”李亭淡淡点头道,

“对城头喊话,我只杀作恶之人。”

“是!”

……

一刻钟后,经过喊话,卫辉西门大门洞开,李亭队伍长驱直入。

秋风吹拂,淡淡暮色中,李亭阔步走向城头。

“朱常淓拜见李总兵。”

潞王见到李亭,浑身抑制不住的颤抖着,心中惶恐万分,慌忙跪倒下去。

旁边的朱玉婵也连忙款款下拜。

“起身吧。”

李亭淡淡的说着。

父女二人恐慌中站起身来。

“来此之前,周王府内我杀了30个郡王,赵王府郑王府两个亲王,十几个郡王,凡是作恶的我都不会放过。

既然你没有太多恶行,我权且饶恕于你。不过,你的那个作恶多端的左长史,你总该交出来吧?”李亭意味深长的看着朱常淓。

“李总兵,且听小女来说。”